煤炭业向“绿”而行

  中评社北京8月21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有“乌金”之称的煤炭正以“绿”换新颜。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露天煤矿绿色低碳发展现场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孙守仁表示,从精细勘察设计到绿色智能开采,从矿区环境治理到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煤炭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内涵正不断丰富创新。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稳步推进,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主体能源之一,面临加速绿色低碳转型的艰巨任务。当前,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取得哪些进展?如何将绿色低碳贯穿开采、运输、利用等各环节?

  开采工艺持续创新

  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驱车前往黑岱沟露天煤矿,本以为矿区会是烟尘弥漫、满目荒山,可随着行驶的深入,窗外的矿山上依然树木成荫、满眼皆绿。

  登上黑岱沟露天煤矿观景台,脚下矿区内的开采工作正有序进行。在一处作业面,开采出的煤炭经破碎后,通过长达5公里的皮带封闭运输走廊,来到选煤厂进行洗选加工,之后装车发往全国各地。与此同时,容量达55立方米的矿用电铲将开采爆破后的岩石分别装载到6辆载重达330吨的自卸卡车上,随后运往排土场。这些岩石将被运到开采完的回填区,覆盖黄土进行绿化。

  “绿色开采是煤矿实现高质量转型的首要前提,安全、节能、减排是核心,提高爆破精准度、优化开采工艺并创新管理是高产高效的关键。”国能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矿长钮景付介绍,作为我国首个年产量突破3000万吨的特大型露天煤矿,黑岱沟煤矿在开采上采用了国内独有的高台阶抛掷爆破与吊斗铲倒堆工艺,作业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生产能力强,每年可节约2万多吨标准煤,减少运输剥离物超过1500万立方米,资源回收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

  近年来,我国煤矿开采工艺和装备水平明显提升。露天矿工艺设计持续优化,标准规范不断完善,开采工艺正由单斗—卡车间断工艺向半连续、连续工艺转变,且逐渐向综合开采工艺方向发展。在井工矿开采上,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无煤柱开采等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得到推广,煤炭资源回收率显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