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财:九二共识是两岸稳定发展的和平共识
中评社台北8月24日电(作者 柳金财)台湾副领导人赖清德于出访过境美国前夕,接受媒体专访否认自己是所谓“台独金孙”,更强调“台湾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九二共识”、“一中原则”可能给台湾带来更严重的战争。赖清德回应“台独”问题时,更以“马铃薯与土豆”进行譬喻,说明两岸对“台独”界定差异,赖援引1999年民进党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国名叫做‘中华民国′”,以论证其所谓“务实台独”、“两岸互不隶属论”系遵循蔡英文路线“维持现状”主张,不会公然追求“正名制宪”的“法理台独”,藉此争取广大中间选民的认同及支持。
赖清德运用概念内涵转换方式,将原本不同语词所具政治意涵加以混淆及等同,造成这些概念内涵与原本意涵极大性差异化被缩小化,进而达到标签化国民党与大陆在两岸政策相向或一致部份,污蔑为系国民党与泛蓝政治联盟系受大陆统战或认知作战影响,进而达到“抹红”、污名化“红统”、“亲中卖台”政治目的。由于这些概念语词混淆,造成两岸分歧增加,消除既往存在政治缓冲空间,从而易激发两岸潜在冲突。
赖清德运用偷龙转凤的概念内涵,改变几个命题,这使得两岸互动失去战略缓冲空间。一、解释“维持现状”等于“务实台独”,“台湾事实上是主权国家”等于“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但传统上,“台湾独立”概念完全不容于“中华民国论述”。二、标签化“九二共识”等于“一国两制”。“九二共识”涉及两岸定位关系属性,是重启两岸协商对话基础;“一国两制”属于统一后制度安排,两者不同。三、界定“台湾不是中国一部份”等于“台湾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份”。传统上,台湾民众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份”,但不是大陆的一部分。四、“中华民国”国民等于台湾人,但不属于中国人,“台湾人不是中国人”,试图消除“中华民国”曾为“中国之国”属性及“中华民国”国民为中国人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