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全周期管理” 一体推进“三不腐”
中评社北京8月17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导,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总的方略就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坚持“全周期管理”,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用“全周期管理”方式一体推进“三不腐”,要找准当前腐败的突出表现、重点领域、易发环节,坚持全方位管控、全过程治理、全系统协调,一体推动“三不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
随着新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新能源领域在建项目大量增加、资金投入大幅增长,廉洁风险和监督难度也持续增大。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电)连续三年深化开展新能源领域专项治理,以“全周期管理”方式一体推进“三不腐”,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全方位管控,持续释放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叠加效应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有机整体,要着力打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个要素及对应措施既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又相互交融、共同促进,构建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综合性的管控体系。中国华电坚持办案、整改、治理相结合,打好高压震慑、建章立制、教育转化“组合拳”,着力拓展一体推进“三不腐”贯通融合的有效路径。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力,为“不能腐”“不想腐”创造条件。“不敢腐”是前提,重在惩治违纪违法行为,通过加大惩治力度,让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党纪国法威慑前望而却步。“不敢腐”在治理上侧重“纪”和“法”,在手段上主要依靠惩治和威慑,体现的是组织的主导和治理,解决的是腐败成本问题。近年来,中国华电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持续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先后查处华电甘肃分公司、华电福新能源山西分公司、海南华电南亚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多起新能源领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腐败存量得到有效清理、增量得到有力遏制。进一步深挖彻查“靠企吃企”问题,制定新能源领域专项治理方案,累计排查问题2758个,挽回经济损失3986万元。在查办案件基础上,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在强化“不敢腐”震慑的同时注重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联动效应。
增强“不能腐”的约束力,巩固“不敢腐”“不想腐”的成果。“不能腐”是关键,重在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科学配置权力,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压缩腐败空间,让胆敢腐败者在严格监督中无机可乘。“不能腐”在治理上侧重于“规”和“制”,着力从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上消除腐败产生的条件,解决的是腐败机会问题。中国华电针对新能源领域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和管控机制。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公司系统修订、制定制度500余项。在“不能腐”中体现“不敢腐”和“不想腐”,注重将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有机结合,针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完善新能源领域制度机制,并在制度中明确廉洁条款和有关罚则,把“不敢腐”的要求内嵌到制度机制中,推动监督对象由被动接受监督转为自觉接受监督。
坚持全过程治理,构建从源头到末梢的腐败治理闭环链条
一体推进“三不腐”,要树牢“全周期管理”理念,通过强化从源头到末梢的全过程治理,构建目标清晰、环环相扣的闭环链条。中国华电坚持标本兼治,针对新能源领域发现的问题,切实抓好事前防范、事中管控、事后整改,构建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的工作闭环,推动各环节统筹衔接、贯通协同。
事前注重防范,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入手,通过抓住决策审批、合同管理、招标采购等关键权力,严格职责权限,规范工作程序,强化权力制约,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中国华电全面梳理项目前期、工程建设等各环节主要风险点,印发《新能源项目廉洁风险点清单》《风光电项目开发建设主要风险点防控指引》,努力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强化“人防+技防”智慧监督,研究建立新能源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信息系统,努力提高监督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事中强化管控,在综合施治上下功夫。把严的基调贯穿新能源领域前期、基建和运营管理全过程,通过将治理腐败各环节流程前后连贯、紧密相扣,让权力运行、资源配置、机制构建、日常监督等变得更加顺畅规范,有效防止腐败滋生。在专项治理过程中,采取“自查自纠+重点检查”相结合方式,各单位对照方案进行逐条自查、制订整改措施,直属单位纪委加强现场督导并组织基层企业互学互查,纪检监察组统筹组织开展督导和重点检查,对发现的重点复杂问题由纪检监察组直接督办,防止问题查找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推动形成层层设防的严密管控体系。
坚持全系统协调,打造共建共治协同高效的治理体系
用“全周期管理”方式一体推进“三不腐”,要坚持全系统协调,做到全员参与、强化担当、履职尽责。中国华电着力打造责任体系、保障体系和协同体系为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有效推动新能源领域治理向纵深发展。
构建“四责协同”的责任体系。压紧管党治党责任,厘清边界是前提,形成合力是目的,责任主体既要各自种好“责任田”,又要同向发力、协同发力,形成全面从严治党强大合力。坚持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纪委监督责任“四责协同”、一体落实,在思想认识、政策导向、责任目标、方法举措上突出协同性,着力构建主体明晰、有机协同、层层传导、问责有力的责任落实体系。中国华电党组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召开专项治理工作动员会进行专题部署,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专项治理亲自谋划研究、亲自推动落实,及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班子其他成员落实“一岗双责”,督促分管领域和部门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加强业务监管责任落实;纪检监察组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研究解决新能源领域专项治理中的突出问题。
筑牢立体式监督保障体系。科学布控业务监督、职能监督、纪律监督“三道防线”,厘清职责边界,压紧压实责任。筑牢业务监督防线,按照“业务谁主管、监督谁负责”原则,由业务部门全程跟进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情况,抓好源头把关、过程管控;筑牢职能监督防线,由职能部门抓好新能源发展方面的制度机制建设,常态化开展廉洁风险点排查和分析,及时消除隐患、堵塞漏洞;筑牢纪律监督防线,抓好“监督的再监督”工作,由纪检监察组同集团纪委对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履行职责和纪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存在问题进行督查整治、问责处理。通过推动“三道防线”层层设防,构建形成相互制约、互为补充、齐抓共管的立体式监督保障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新能源领域全流程监督,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中评社北京8月17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导,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总的方略就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坚持“全周期管理”,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用“全周期管理”方式一体推进“三不腐”,要找准当前腐败的突出表现、重点领域、易发环节,坚持全方位管控、全过程治理、全系统协调,一体推动“三不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
随着新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新能源领域在建项目大量增加、资金投入大幅增长,廉洁风险和监督难度也持续增大。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电)连续三年深化开展新能源领域专项治理,以“全周期管理”方式一体推进“三不腐”,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全方位管控,持续释放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叠加效应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有机整体,要着力打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个要素及对应措施既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又相互交融、共同促进,构建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综合性的管控体系。中国华电坚持办案、整改、治理相结合,打好高压震慑、建章立制、教育转化“组合拳”,着力拓展一体推进“三不腐”贯通融合的有效路径。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力,为“不能腐”“不想腐”创造条件。“不敢腐”是前提,重在惩治违纪违法行为,通过加大惩治力度,让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党纪国法威慑前望而却步。“不敢腐”在治理上侧重“纪”和“法”,在手段上主要依靠惩治和威慑,体现的是组织的主导和治理,解决的是腐败成本问题。近年来,中国华电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持续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先后查处华电甘肃分公司、华电福新能源山西分公司、海南华电南亚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多起新能源领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腐败存量得到有效清理、增量得到有力遏制。进一步深挖彻查“靠企吃企”问题,制定新能源领域专项治理方案,累计排查问题2758个,挽回经济损失3986万元。在查办案件基础上,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在强化“不敢腐”震慑的同时注重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联动效应。
增强“不能腐”的约束力,巩固“不敢腐”“不想腐”的成果。“不能腐”是关键,重在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科学配置权力,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压缩腐败空间,让胆敢腐败者在严格监督中无机可乘。“不能腐”在治理上侧重于“规”和“制”,着力从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上消除腐败产生的条件,解决的是腐败机会问题。中国华电针对新能源领域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和管控机制。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公司系统修订、制定制度500余项。在“不能腐”中体现“不敢腐”和“不想腐”,注重将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有机结合,针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完善新能源领域制度机制,并在制度中明确廉洁条款和有关罚则,把“不敢腐”的要求内嵌到制度机制中,推动监督对象由被动接受监督转为自觉接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