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核污“氚”流不息 增患癌风险

  中评社香港8月13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日本政府一意孤行,无视连月来各方反对声音,计划本月底或下月初向大海排放福岛核污水。日本方面强调核污水内的放射性物质氚,对人体影响微乎其微;不过,本港的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主席、中文大学学者陈振宇教授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氚经饮食摄入人体后,有机会结合有机分子,形成“有机结合氚”,人类如果摄入大量氚,有机会增加患癌风险。

  对于有日籍专家早前以“一滴眼药水”比喻核污水中氚的排放量,陈振宇认为是过分简单及不科学。

  近月来,日本方面多次试图解释核污水是安全的,日本驻香港总领事冈田健一于本月初接受电视台访问时,企图为核污水“洗白”,声称核污水经处理后,氚浓度只是世卫饮用水标准的七分之一。不过,大部分香港市民并不接受日方的说辞,并在网络引发激烈反对排核污的声音。

  ·氚不能透过净化移除

  食物安全中心辖下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的主席、中大生命科学学院研究教授陈振宇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氚是不能透过净化移除的。氚的辐射虽然不会穿透皮肤外层,但经饮食摄入的氚,可能对人体构成健康风险,“因为氚摄入人体后,部分可以结合到有机分子中,形成‘有机结合氚’,而其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风险亦会较大。如摄入大量氚,有机会增加患癌风险。”

  城市大学机械工程学系的日裔讲座教授日引俊词上月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储藏的16克纯氚化水,分30年排放,相当于“每月于太平洋滴下一滴眼药水”,陈振宇认为,这比喻是过分简化及不科学,“有关的污水排放将持续30年,排放会否对食物安全以至海洋生态构成潜在风险,仍未有定论。”

  陈振宇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报告,目前未能保证日方启动核污水排放计划后,净化装置能长期连续有效运作,以及排放计划不会对食物安全以至海洋生态构成任何潜在风险。“相关核污水曾直接接触活跃的核原料,含大量高浓度放射性物质。有关的核污水排放属史无前例,并将持续30年,在这长时间内,净化装置一旦未能有效运作,可以对食物安全以至海洋生态构成重大风险,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香港收紧水产进口恰当

  他表示,食品法典委员会就核或放射性事故后受污染食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订定指引限值,铯134、铯137、锶-89的指引限值为每公斤1000贝可;锶-90为每公斤100贝可;钚-238、钚-239及钚-240为每公斤10贝可。人体摄入后,铯会被完全吸收及分布于体内,亦会积聚于肌肉中;锶经吸收后会积聚于骨骼和骨髓中;虽然大部分摄入的钚不会被人体吸收,但所吸收的钚会积聚于肝脏和骨骼。如摄入大量这些放射性物质,有机会增加患癌风险。

  陈振宇指早前已有报导,指福岛县第一核电站的港湾内捕获的鱼(许氏平鲉),经分析后验出含有18000Bq/kg(每公斤18000贝可)的铯,亦曾有福岛县近海捕获的多条鱼被验出的铯,含量超过每公斤100贝可的日本食品卫生标准。

  “海洋属于全人类,每个世界公民有义务保护它。”陈振宇认为,在国际社会未有共识前,日本当局不应单方面把福岛核电站污水排放至海洋。对于香港特区政府已表明,一旦日方排放核污水,便会禁止日本10个都县的海产入境,以及食安中心自六月中起全面提升就日本进口食品的检测范围,他认为有关应对措施是恰当正确的。   中评社香港8月13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日本政府一意孤行,无视连月来各方反对声音,计划本月底或下月初向大海排放福岛核污水。日本方面强调核污水内的放射性物质氚,对人体影响微乎其微;不过,本港的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主席、中文大学学者陈振宇教授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氚经饮食摄入人体后,有机会结合有机分子,形成“有机结合氚”,人类如果摄入大量氚,有机会增加患癌风险。

  对于有日籍专家早前以“一滴眼药水”比喻核污水中氚的排放量,陈振宇认为是过分简单及不科学。

  近月来,日本方面多次试图解释核污水是安全的,日本驻香港总领事冈田健一于本月初接受电视台访问时,企图为核污水“洗白”,声称核污水经处理后,氚浓度只是世卫饮用水标准的七分之一。不过,大部分香港市民并不接受日方的说辞,并在网络引发激烈反对排核污的声音。

  ·氚不能透过净化移除

  食物安全中心辖下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的主席、中大生命科学学院研究教授陈振宇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氚是不能透过净化移除的。氚的辐射虽然不会穿透皮肤外层,但经饮食摄入的氚,可能对人体构成健康风险,“因为氚摄入人体后,部分可以结合到有机分子中,形成‘有机结合氚’,而其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风险亦会较大。如摄入大量氚,有机会增加患癌风险。”

  城市大学机械工程学系的日裔讲座教授日引俊词上月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储藏的16克纯氚化水,分30年排放,相当于“每月于太平洋滴下一滴眼药水”,陈振宇认为,这比喻是过分简化及不科学,“有关的污水排放将持续30年,排放会否对食物安全以至海洋生态构成潜在风险,仍未有定论。”

  陈振宇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报告,目前未能保证日方启动核污水排放计划后,净化装置能长期连续有效运作,以及排放计划不会对食物安全以至海洋生态构成任何潜在风险。“相关核污水曾直接接触活跃的核原料,含大量高浓度放射性物质。有关的核污水排放属史无前例,并将持续30年,在这长时间内,净化装置一旦未能有效运作,可以对食物安全以至海洋生态构成重大风险,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