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恭语中评:抗中牌失效三大因素
中评社台北12月5日电(记者 张嘉文)各界咸信民进党惯用的“抗中牌”在这次九合一选举中失灵挫败。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接受中评社采访指出,除了民进党执政低劣及参选人士的条件为选民的主要考量外,选民确已厌烦民进党凡事诉求反中仇陆,而且台海局势正陷于险境,所以选票没有认可两岸升高冲突,和平曙光得以露出。
张荣恭说,蓝营应该扩大促使选民认知“台独”招来战争,“和陆”才能兴台。他分析,三大因素造成民进党原本得心应手的“抗中牌”失去效用。
第一,俄乌战争的启示。
乌克兰因全面倒向美国,自二月以来遭到俄军入境攻打,处处断垣残壁,难民几近千万。而台海比乌克兰更早就被国际人士评估为至为危险之地,当然不会有台湾民众希望台湾变成“东方乌克兰”,亲美亲到失去安全,还被迫先献出家宝,台积电大举赴美设厂,弱化台湾经济;抗中抗到准备打仗,役期延长箭在弦上。这些岂是民众所乐见!但是,蔡英文与民进党完全和社会脱节,竟对这次地方选举推出所谓“广义的抗中保台”,加剧了和选民的疏离,终于饱尝败选苦果。
俄乌战争拖得愈久,战争的可怕就愈是会在台湾社会刻下强烈印象,并影响2024年大选投票。尽管“去中国化”的文教政策与宣传手段,使得“倾独”民意不易减少,但在战争或和平之前,抉择仍是极现实的。
第二,大陆军演的警讯。
八月间大陆针对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而发动首次包围整个台湾的军事演习,以表达为反制“台独”势力与外部势力勾连而不惜一战,震动了国际。相较于蔡英文、民进党曾藉2019年元月习近平对台讲话及香港反修法活动而大肆鼓吹“抗中保台”,并嬴得大选,蔡与民进党这次却未因大陆围台军演有所获利,毕竟一旦两岸真正开战,后果不堪设想,选民自有判断和防范。
客观来说,多年来大陆持续向台湾释出利好的政策措施,上次国民党执政时是正面回应,以推动两岸人民共享繁荣;民进党则一贯负面对待,动机在于“台独”,唯恐两岸的互利联结扩大会削弱“台独”市场,如此以民众福祉来成就其极端意识形态,完全是站在选民的对立面。
第三,中美关系在缓和。
11月于印尼峇厘岛举行的中美峰会上,拜登向习近平承诺了“五不四无意”:“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与中国新冷战,不拉拢盟友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无意同中国脱钩,无意遏制中国发展,无意围堵中国”。这比原本拜登透过视讯向习近平承诺的“四不一无意”,明显增加了内容,其中关于对台部份,除了重申不支持“台独”外,还增加表述不支持两个中国也不支持一中一台,显然是为了澄清中方高度质疑的美国在掏空一个中国政策,并回应习近平强调的“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峰会之后,双方重要首长分别展开对话,包括美国气候特使柯瑞和中国大陆气候特使解振华、美国财政部长叶伦和大陆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和大陆商务部长王文涛、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和大陆国防部长魏凤和等,分别在各个国际场合唔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计划于明年初访问大陆。
张荣恭向中评社分析指出,台湾民众在这次选举表达了不再附和民进党不讲理性的“反中仇陆”,但是仍须注意的是,民进党的“台独”属性及势必投入大选的赖清德自诩为“台独工作者”。赖于11月又称,“台湾不属于中国的一部份”,这几乎是他的参选起身炮,所以若是寄望民进党在大选中放弃“台独”、不打“抗中牌”,并不切实际,其手段还会更具欺骗性,况且他们也没有其他好牌可打,唯此一招。
张荣恭进一步指出,中国国民党必须加强争取选民理解“台独”招来战争,“和陆”才能兴台,促使台湾社会认知没有道理跟随民进党刻意挑动大陆“硬的一手”,否定九二共识,推行“去中国化”,以致不断刺激大陆采取“断然措施”,非常不智;而应欢迎大陆“软的一手”,让两岸在原有的政治基础与民族认同上,以协商促进合作,以交流促进融合,进而谈判处理政治分歧,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中评社台北12月5日电(记者 张嘉文)各界咸信民进党惯用的“抗中牌”在这次九合一选举中失灵挫败。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接受中评社采访指出,除了民进党执政低劣及参选人士的条件为选民的主要考量外,选民确已厌烦民进党凡事诉求反中仇陆,而且台海局势正陷于险境,所以选票没有认可两岸升高冲突,和平曙光得以露出。
张荣恭说,蓝营应该扩大促使选民认知“台独”招来战争,“和陆”才能兴台。他分析,三大因素造成民进党原本得心应手的“抗中牌”失去效用。
第一,俄乌战争的启示。
乌克兰因全面倒向美国,自二月以来遭到俄军入境攻打,处处断垣残壁,难民几近千万。而台海比乌克兰更早就被国际人士评估为至为危险之地,当然不会有台湾民众希望台湾变成“东方乌克兰”,亲美亲到失去安全,还被迫先献出家宝,台积电大举赴美设厂,弱化台湾经济;抗中抗到准备打仗,役期延长箭在弦上。这些岂是民众所乐见!但是,蔡英文与民进党完全和社会脱节,竟对这次地方选举推出所谓“广义的抗中保台”,加剧了和选民的疏离,终于饱尝败选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