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会吁参考澳门 设输外劳煞停机制
●建议成立“外劳专责小组”
立法会议员梁子颖表示,澳门的情况反映外劳实际影响本地工人就业,不希望香港出现澳门输入外劳的情况,希望政府不要看轻,促请政府优先处理本地劳工薪金水平,追上薪金中位数。他建议香港特区政府仿效澳门的“聘用外地雇员厅”,由劳工及福利局成立“外劳专责小组”处理外劳事务,包括聘请、跟进投诉等,甚至授权部门检控违法人士,如果出现劳资纠纷,主动跟进外劳投诉。另外,工联会亦建议设立“外劳煞停机制”,当经济下行及就业率减少时,停止输入外劳,应先解雇外劳而非解雇本地劳工。
工联会副理事长丘耀诚表示,根据澳门统计数字,截至去年,澳门的外劳约占整体就业人口的四成,其中,酒店及饮食业和建造业的外劳占比最多,分别占26%及18%。他指出,输入外劳过量必然影响本地工人,例如澳门工联总会代表向他提及,建造业水泥工薪酬“一工”下滑了400元。而澳门的饮食及酒店业和建造业,于2018年至2022年间的工资中位数升幅,远低于同期通胀率升幅。丘耀诚建议加强职业培训,并提供就业配对一条龙服务,以解决劳动人手不足问题。
航空业输入劳工计划首轮批出2841个配额,涵盖地勤、飞机维修技工等计划下全部10个工种。航空公司服务商协会主席刘敏仪表示,估计首批外劳最快10月可以来港,培训一两个月后,或可在12月圣诞档期投入服务。她表示,外劳的薪酬必须高于年资四年以内工人的工资中位数,指有公司可能因而要调整薪酬架构,本地劳工有机会可以调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