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更多科学的种子

  中评社北京8月18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希望你们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作出新贡献。”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对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提出殷切期望。

  2002年12月,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宣部等单位共同发起“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至今已在全国开展科普活动2000余场次,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推动科学普及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日前,记者采访了参与巡讲活动的几位院士专家。

  ——编 者

  “物理学研究什么”“化学研究要注意哪三个维度”“如何看待‘双碳’背景下能源科技的机遇与挑战”……7月,“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走进兰州大学,13名院士与兰大师生面对面交流,为师生们提供了精彩的科普知识讲解。

  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向师生们介绍了我国稀土资源的现状和利用情况,生动阐释了其独特的电子结构使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磁学、光学、电学等物理性质。作为“科学与中国”巡讲活动的发起人之一,沈保根对于活动开展20多年来的点点滴滴,至今记忆犹新……

  发起活动,推动院士参与科普

  “希望能让科学家走到公众面前”

  本世纪之初,时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现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局长的沈保根,参加了多次会议讨论。“大家达成共识,院士除了开展科研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还应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上发挥更大作用。”沈保根说,“当时,我们就想通过组织常态化的活动,推进院士参与科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