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人大闭幕会上的四个重要时刻
中评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海涵)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中评社记者在现场用镜头记录下了四个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
一、人大代表按下表决器,投下神圣一票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行使表决权,是全国人大代表的一项法定权力。自去年3月11日修改后,新的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中对表决方式作出明确的统一规定——“会议表决议案采用无记名按表决器方式。如表决器系统在使用中发生故障,采用举手方式。”对表决议案方式的统一规范,保障了表决方式的一致性。
事实上,两会上的投票方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据悉,从1949年全国政协成立到1966年,两会的投票方式是鼓掌、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到了1953年,则明文规定县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但是1958年以后,各地靠鼓掌来投票的“鼓掌通过”依然屡见不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全国人大出现了电子投票器,“支持、反对、弃权”有各自不同的颜色,“鼓掌通过”的形式率先在全国两会上得到了废除。此后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地方两会也开始明文禁止“鼓掌通过”的形式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在投票通过之后鼓掌庆祝。
在投票方式演变的背后,更需要看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和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中国实践特色和话语品格,是顺应时代、扎根本土、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形态,也为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表决通过多项草案 人大代表鼓掌庆祝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通过了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通过了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通过了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批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通过了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批准2022年中央预算;通过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在每项草案表决通过后,与会的人大代表都鼓掌庆祝。
三、国歌唱毕 2022年全国两会圆满落幕
在各项草案表决通过之后,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的各位代表全体起立高唱国歌。国歌唱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至此,2022年全国两会画上圆满句号。
从3月3日政协开幕到3月11日人大闭幕,在为期9天的两会时间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0名代表委员齐聚首都共商国是。据悉,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共收到提案5979件,经审查,立案4979件,并案35件,转为意见和建议965件,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487件,代表建议8000件,主要关注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碳达峰、科技创新、职业教育、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违法犯罪行为等议题。无论是记者会、全体大会,还是部长、代表和委员通道,都留下了许多精彩时刻,为2022年两会汇聚了诸多正能量和精气神。
四、人大代表退场 习近平与夏宝龙、梁振英交谈
中评社记者注意到,人大闭幕会结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退场途中与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交谈。
香港第五波疫情来势凶猛,对市民安全健康和经济民生带来严重冲击。此前,习近平主席就支援香港抗击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委托韩正副总理向林郑月娥行政长官转达对香港疫情的高度关注和对香港市民的亲切关怀,强调香港特区政府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把尽快稳控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和资源,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确保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香港社会大局稳定。他还指出,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全力支持和帮助香港特区政府做好防疫抗疫工作。
3月9日,夏宝龙和梁振英与港区政协委员会面。其中谈及香港疫情,夏宝龙表示,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抗疫,希望香港能战胜疫情,在风雨过后迎来彩虹。
中评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海涵)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中评社记者在现场用镜头记录下了四个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
一、人大代表按下表决器,投下神圣一票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行使表决权,是全国人大代表的一项法定权力。自去年3月11日修改后,新的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中对表决方式作出明确的统一规定——“会议表决议案采用无记名按表决器方式。如表决器系统在使用中发生故障,采用举手方式。”对表决议案方式的统一规范,保障了表决方式的一致性。
事实上,两会上的投票方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据悉,从1949年全国政协成立到1966年,两会的投票方式是鼓掌、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到了1953年,则明文规定县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但是1958年以后,各地靠鼓掌来投票的“鼓掌通过”依然屡见不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全国人大出现了电子投票器,“支持、反对、弃权”有各自不同的颜色,“鼓掌通过”的形式率先在全国两会上得到了废除。此后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地方两会也开始明文禁止“鼓掌通过”的形式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在投票通过之后鼓掌庆祝。
在投票方式演变的背后,更需要看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和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中国实践特色和话语品格,是顺应时代、扎根本土、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形态,也为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表决通过多项草案 人大代表鼓掌庆祝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通过了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通过了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通过了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批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通过了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批准2022年中央预算;通过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在每项草案表决通过后,与会的人大代表都鼓掌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