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总白皮书提四建议 恢复两岸交流正常化
中评社台北8月8日电(记者 俞敦平)8日上午工业总会(工总)召开“2023工总白皮书”发表记者会。2023工总白皮书中,提出了目前两岸交流的现况与对未来的展望。白皮书中指出,两岸关系是影响台湾未来的关键因素,也是区域和平稳定的重要基础。在当前两岸关系的困境中,台湾不能被动等待或消极抵抗,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突破与改善。白皮书中,提出了恢复交流正常化、支持民间参访、务实解决事务问题、召开“国是会议”等四项建议,希望能为政府拟定对中国大陆政策提供参考与启示。只有在坚持自身价值与利益的同时,积极开展多元沟通与合作,才能让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的良性循环。
记者会于台北福华大饭店召开,由工总理事长苗丰强担任主席,监事会召集人潘俊荣、副理事长林明儒、副理事詹正田、副理事何寿川、常务理事何语、秘书长陈益民、顾问李坚明和顾问徐遵慈等人共同出席。
白皮书中指出,两岸关系是影响台湾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近年来两岸官方与民间的交流对话都受到政治与疫情的影响而中断,使得两岸之间的互信与理解不断减少,对抗与冲突的风险不断增加。面对这样的困境,台湾应该要拟定有效的对大陆政策,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与安全,并促进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并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第一,恢复两岸交流正常化。两岸交流是增进彼此瞭解、缓和敌意、创造对话契机的最佳途径。然而,自新冠疫情爆发后,两岸民间交流几乎完全中断,导致双方失去回旋缓冲的空间。因此,政府应该在防疫措施到位的前提下,逐步恢复疫情前对大陆的直航航点,重点是开放民众组团赴陆与陆客团体来台观光,以和缓两岸关系。同时,也应尽速开放大陆专业人士来台交流,以为两岸往来恢复常态化奠定基础。
第三,务实解决两岸事务问题。目前两岸事务已无法透过既有的协商机制获得解决,政府面对两岸事务更经常陷入被动。例如,去年中国大陆实施的“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制度,有许多厂商因无法顺利完成注册,而导致遭陆方暂停进口。除此之外,亦有厂商因进口产地标示问题遭遇货品通关障碍。为排解这些两岸事务性质的争议,政府应该在不违背法令的前提下,援引《两岸条例》的“委托与复委托”机制,授权台湾具公信力及专业能力的民间组织,与陆方就贸易与投资纠纷、货品检疫与通关,以及台籍人士人身安全等事项与中国大陆进行协商,以务实解决两岸间亟待解决的各项经贸民生事务。
第四,召开“两岸国是会议”。中国大陆近期来密集地与台湾各界进行互动交流,意图推进民主协商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然而,台湾面对中国大陆一直难有共识,以致政策不但存在巨大分歧且破碎,且严重影响台湾发展。面对中国大陆方面对台新战略与策略,为凝聚台湾内部共识、避免朝野对立与突破当前两岸关系僵局,建议政府委托具公信力的民间单位,邀集台湾主要政党、团体,在明年台湾大选后在520就职前,能召开“两岸“国是会议”,共同凝聚跨党派的对中国大陆政策共识,进而建构可与中国大陆对话、确保台海和平稳定的对陆战略。
中评社台北8月8日电(记者 俞敦平)8日上午工业总会(工总)召开“2023工总白皮书”发表记者会。2023工总白皮书中,提出了目前两岸交流的现况与对未来的展望。白皮书中指出,两岸关系是影响台湾未来的关键因素,也是区域和平稳定的重要基础。在当前两岸关系的困境中,台湾不能被动等待或消极抵抗,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突破与改善。白皮书中,提出了恢复交流正常化、支持民间参访、务实解决事务问题、召开“国是会议”等四项建议,希望能为政府拟定对中国大陆政策提供参考与启示。只有在坚持自身价值与利益的同时,积极开展多元沟通与合作,才能让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的良性循环。
记者会于台北福华大饭店召开,由工总理事长苗丰强担任主席,监事会召集人潘俊荣、副理事长林明儒、副理事詹正田、副理事何寿川、常务理事何语、秘书长陈益民、顾问李坚明和顾问徐遵慈等人共同出席。
白皮书中指出,两岸关系是影响台湾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近年来两岸官方与民间的交流对话都受到政治与疫情的影响而中断,使得两岸之间的互信与理解不断减少,对抗与冲突的风险不断增加。面对这样的困境,台湾应该要拟定有效的对大陆政策,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与安全,并促进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并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第一,恢复两岸交流正常化。两岸交流是增进彼此瞭解、缓和敌意、创造对话契机的最佳途径。然而,自新冠疫情爆发后,两岸民间交流几乎完全中断,导致双方失去回旋缓冲的空间。因此,政府应该在防疫措施到位的前提下,逐步恢复疫情前对大陆的直航航点,重点是开放民众组团赴陆与陆客团体来台观光,以和缓两岸关系。同时,也应尽速开放大陆专业人士来台交流,以为两岸往来恢复常态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