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转弱经济向好 专家料助人民币反弹

人民币兑美元在岸价今年来走势(香港文汇报)

  中评社香港7月31日电/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释放强烈的汇率预期管理信号。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跌破7.26等多个关口,到6月底出现近8个月新低,到7月才出现反弹。政治局会议一锤定音,此后人民币连日上涨,在美联储第11次加息后亦持续向好,市场预期转强。专家相信,随美加息周期完结,美元或会转弱,而政治局会议全面支持经济发展,国内外形势都有利人民币反弹。

  香港文汇报报导,近几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汇率的次数并不多,上次提及是在2021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时隔两年再度就汇率问题表态,释放稳定汇率的信号,迭加会议关于稳增长加码、活跃资本市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等政策表态,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事实上,二季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曾快速贬值,6月末贬至约7.27见近8个月新低,而7月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与此同时,央行频繁通过中间价引导、上调宏观审慎参数传递稳汇率政策信号,重申坚决防止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人民币又出现一波快速反弹,在政治局会议之后升势不减,即使美联储第11次加息后亦然。

  利差因素 海外主体减持添压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指出,上半年,人民币之所以出现较为快速的贬值,一方面是美元升值的助推,另一方面,在当前国际环境和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下,一些因素“对标性地推动人民币贬值”。一个因素是中美利差扩大,英镑、加元、澳元等其他发达国家也同时加息,使得更多投资者抛售人民币转而持有发达国家篮子货币,通过高利率获得较高回报。这种利差因素,会随着美国加息周期完结而减缓。

  另一因素是与前期人民币海外接受程度有明显关系,“此次在人民币破7之前,人民币和更多国家达成双边结算和跨境结算,更多国家企业接受人民币贸易往来,海外囤积人民币的规模在增加。随着人民币贬值势头加强,会增加海外持有人民币的恐慌性,加之国内的外贸、工业产值等一些经济数据与预期有偏差,增添了市场不稳定的情绪,尤其是人民币贬值将增加企业进口成本和压力,导致市场主体不愿意持有人民币,增加人民币贬值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