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中国是不是发展中国家不由美国说了算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院长、教授)
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日前表决通过所谓的“结束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法案”。早在今年3月27日,该法的立法草案便在美国众议院以415票支持、0票反对的结果一致通过。美国《国会山报》称,该法案旨在督促美国国务卿采取措施在美国参与的国际组织中取消中国当前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将其修改为“中高收入国家”甚至“发达国家”,同时授权美国国务卿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构实现这一目标。该法案还提出,除国务卿以外的美国外交人员也应尽一切可能防止中国在任何国际组织或国际条约中凭借发展中国家地位获得优待。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想把发达国家的帽子强加给中国,不是出于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赞赏肯定,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把剥夺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牌。”“美方散布各种虚假论调,试图否定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其真实意图无外乎是打压遏制中国发展空间,让中国背包袱、扛责任,挑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关系,干扰、迟滞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势头。但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会上美国的当。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发展中国家地位,大力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坚定不移致力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坚定捍卫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合法权益。”
美国在中国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上大做文章并非什么新鲜事。2019年起,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就多次要求世界贸易组织取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2020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公告宣布取消25个经济体在世贸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其中就包括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2022年9月2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一项气候条约修正案,承诺减少用于制冷剂的化学物质的使用以减缓气候变化。然而,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在阿拉斯加州共和党参议员丹·沙利文和犹他州共和党参议员麦克·李的推动下,该法案特地加入了一项条款,要求美国国务院向联合国提议结束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以避免中国在氢氟碳化合物减排的问题上采取发展中国家标准,从而延长达标期限。
中国属不属于发展中国家,不由美国说了算。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既有充分的事实依据,也有坚实的国际法依据,不是美国国会的一纸法案就能一笔勾销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享有的合法权利,也不是美国国会山上的政客们动动嘴皮就能取消的。
事实上,由于各国际组织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中国家界定标准,在国际交往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我认定、他国承认”的发展中国家划定方法。一个国家以什么样的身份加入国际组织,首先是该国根据国家利益独立行使主权的结果,其次是该国与各相关国家进行入约谈判相互妥协的产物。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是中国的发展现状决定的,也是在入约谈判阶段经包括美国在内的签约国家一致同意的。而现在,美国粗暴干涉中国的主权行使,弃国际规则和惯例于不顾,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采取双重标准,妄图遏制中国,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足见美国的蛮横与霸道。
美国绞尽脑汁要将中国“重新定义”为“发达国家”,为此不惜大行抹黑之能事,拿出“中国利用发展中国家地位逃避国际责任”这样蹩脚的借口。事实是,中国没有将发展中国家地位当作逃避国际责任的“挡箭牌”或是获取特殊优待的“敲门砖”,而是积极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中国贡献。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8.6%,高于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总和。中国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并已成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在世贸组织中,中国目前实际享受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想,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以自身发展带动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反观美国,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随意“退群”逃避义务,阻碍国际政治经济的正常合作,毫无作为大国的自觉担当。美国在苛责别国之前,不如多反省自身。
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单极霸权不得人心,集团对抗没有前途,“小院高墙”封闭退步,“脱钩断链”损人害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与其沉迷于指鹿为马的文字游戏,不如切实承担应尽的责任,在全球经济、安全、环境等领域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搞阵营对抗,把世界强行拖入“新冷战”,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院长、教授)
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日前表决通过所谓的“结束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法案”。早在今年3月27日,该法的立法草案便在美国众议院以415票支持、0票反对的结果一致通过。美国《国会山报》称,该法案旨在督促美国国务卿采取措施在美国参与的国际组织中取消中国当前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将其修改为“中高收入国家”甚至“发达国家”,同时授权美国国务卿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构实现这一目标。该法案还提出,除国务卿以外的美国外交人员也应尽一切可能防止中国在任何国际组织或国际条约中凭借发展中国家地位获得优待。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想把发达国家的帽子强加给中国,不是出于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赞赏肯定,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把剥夺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牌。”“美方散布各种虚假论调,试图否定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其真实意图无外乎是打压遏制中国发展空间,让中国背包袱、扛责任,挑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关系,干扰、迟滞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势头。但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会上美国的当。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发展中国家地位,大力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坚定不移致力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坚定捍卫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合法权益。”
美国在中国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上大做文章并非什么新鲜事。2019年起,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就多次要求世界贸易组织取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2020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公告宣布取消25个经济体在世贸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其中就包括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2022年9月2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一项气候条约修正案,承诺减少用于制冷剂的化学物质的使用以减缓气候变化。然而,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在阿拉斯加州共和党参议员丹·沙利文和犹他州共和党参议员麦克·李的推动下,该法案特地加入了一项条款,要求美国国务院向联合国提议结束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以避免中国在氢氟碳化合物减排的问题上采取发展中国家标准,从而延长达标期限。
中国属不属于发展中国家,不由美国说了算。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既有充分的事实依据,也有坚实的国际法依据,不是美国国会的一纸法案就能一笔勾销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享有的合法权利,也不是美国国会山上的政客们动动嘴皮就能取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