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会吉祥物“蓉宝”背后的“大熊猫之乡”

  中评社香港7月23日电/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晶晶”,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火爆“出圈”的“冰墩墩”,今年夏天又一只“大熊猫”火了。

  这就是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吉祥物“蓉宝”。

  新华社报导,自发布以来,“蓉宝”周边产品不断创新和“上新”,衍生开发出了“蓉宝”系列手办、“蓉宝”主题邮票邮品、大运立体书等一系列爆款特许商品。

  它是世界大运会历史上第一只有真实熊猫形象的吉祥物,原型是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只名为“芝麻”的大熊猫。2020年,经网友票选,“芝麻”最终从4只候选熊猫中脱颖而出。

  “芝麻”是雄性,2017年4月24日出生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芝麻”的由来,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妈妈叫“芝芝”,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出生时嘴边有个小黑点,酷似小朋友吃完东西后挂在嘴边的芝麻粒儿,因此就有了“芝麻”这个名字。

  “‘蓉宝’的‘出圈’,有助于更好推动大熊猫保护事业。”“芝麻”的饲养员杨诚说。

  在成都,除了“芝麻”,每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都拥有自己的大批“粉丝”。“花花”“和叶”“园润”……大熊猫已成为成都享有高知名度的城市名片。

  成都是全球唯一一座既有圈养大熊猫,又有野生大熊猫的特大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圈养的230余只大熊猫让全球游客慕名前来,73只居住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的野生大熊猫因其难得一见,更是让人充满向往。

  1987年,专门从事圈养大熊猫饲养、繁育、疾病防治及相关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立。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2.2万平方公里范围的国家公园,四川涉及1.93万平方公里。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4个县(市),占大熊猫国家公园整体面积的6.6%,占成都市辖区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

  目前,成都片区已完成大熊猫栖息地修复4.36万亩。随着国家公园建设加速推进,野生大熊猫出现在红外监控镜头里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几乎每个季度都能拍到它们2次以上的身影。

  “成都人家家户户养熊猫。”虽然只是一个风靡网络的段子,但当游客行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随时都会与“熊猫”不期而遇。

  在宽窄巷子,每隔几十米就可以看见售卖与熊猫元素相关的文创产品的商店;在春熙路国际金融中心大楼顶楼,有一只知名网红“爬墙熊猫”,每年近百万游客与它合影留念;商业步行街的裸眼3D大屏,时不时会蹦出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对着街上的游人挥手……

  这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这里与大熊猫的深厚渊源。大熊猫对于成都,不仅仅是萌萌的“国宝”,更是一种文化符号。通过它,感知其所承载的地域文化、精神内涵与价值理念,将一座城市的形象在脑海中逐渐完善、丰富、立体起来。

广西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