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服务贸易发展战略重点

  中评社北京7月26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紧抓服务可贸易化新机遇,推动服务贸易迅猛发展。202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近6万亿元,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

  总体上看,推动服务贸易更好发展,需明确以下几个层面的目标。一是规模进一步扩大,提高服务可贸易化水平,使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稳步提升、服务贸易在我国贸易中的占比稳步提升;二是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数字技术赋能服务贸易,提高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数字服务贸易占比;三是完善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四是增强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着提升我国服务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推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五是提升对全球服务贸易治理的影响力,全方位多层次参与经贸合作谈判;等等。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我们需密切跟踪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新特点,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顺应全球贸易服务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大势,及时调整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重点。

  扩大开放——

  适应数字化转型趋势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推动各国创新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变革。“十四五”时期,我国在继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同时,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影响货物贸易发展的因素不同,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是关境内的制度性障碍。需以扩大开放积极适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完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

  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限制。数字技术改变了国际服务提供方式,未来,跨境支付的比例将提升,商业存在的占比将下降。但在全球数字市场尚未开放的情况下,商业存在仍然是服务贸易的主要提供方式。目前,服务业市场准入限制仍是制约我国服务贸易更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应继续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