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在以学促干中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中评社北京7月26日电/网评:在以学促干中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小梅

  “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围绕“以学促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7月23日《人民日报》)

  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民的选择。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其不断发展壮大的秘诀就是不负人民。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也正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结果。如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仅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同时,坚持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联系服务群众的质效检验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的成效,也是抓好党的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干事担事,不仅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新时代如何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更好地做到群众心坎上,关键就是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做到知行合一、实打实干,不只是喊喊口号,更不能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如为推动解决民生难题、办好民生实事,不少省(市)构建“民声呼应”工作体系,每周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省(市)长信箱等平台遴选集纳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诉求,建立转办、督办、评价、反馈的闭环机制,探索形成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万多个。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党的群众路线既是从党的性质、宗旨上强调“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又是从做群众工作方法方面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你看:从小岗村大包干契约上的红手印,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浙江“千万工程“到当前各地推进的乡村振兴;从农民互助组织到火爆全网的乡村篮球大赛……众多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思想认识的深化和突破、实践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因此,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对“脱离群众”的警惕与“融入群众”的主动,认真倾听群众的声音,真切谋划群众的福利,踏实做好群众的事情,努力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新时代新征程,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使命任务越艰巨,越需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况且,以人民为中心、笃践“群众路线”,是党的初心体现、使命所为,是党员干部的“必答题”,也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党员干部要在以学促干中持续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率先走出机关大院,走出办公室,深入群众中间,汲取基层智慧;这既是向群众学习、求真务实的作风,也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有效措施。同时,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在以学促干中,不断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政治定力,找准定位、勇担使命,始终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真正为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担当尽责、砥砺奋斗。   中评社北京7月26日电/网评:在以学促干中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小梅

  “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围绕“以学促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7月23日《人民日报》)

  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民的选择。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其不断发展壮大的秘诀就是不负人民。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也正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结果。如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仅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同时,坚持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联系服务群众的质效检验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的成效,也是抓好党的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干事担事,不仅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新时代如何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更好地做到群众心坎上,关键就是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做到知行合一、实打实干,不只是喊喊口号,更不能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如为推动解决民生难题、办好民生实事,不少省(市)构建“民声呼应”工作体系,每周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省(市)长信箱等平台遴选集纳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诉求,建立转办、督办、评价、反馈的闭环机制,探索形成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万多个。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党的群众路线既是从党的性质、宗旨上强调“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又是从做群众工作方法方面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你看:从小岗村大包干契约上的红手印,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浙江“千万工程“到当前各地推进的乡村振兴;从农民互助组织到火爆全网的乡村篮球大赛……众多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思想认识的深化和突破、实践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因此,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对“脱离群众”的警惕与“融入群众”的主动,认真倾听群众的声音,真切谋划群众的福利,踏实做好群众的事情,努力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