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雁:台湾在美对华战略中的棋子底色不变

刘佳雁(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北京11月25日电(中评社报导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所编委会执行副主任、《台湾研究》主编刘佳雁日前在第八届中华文化论坛上发表论文,从“印太经济架构”到“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探讨台湾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角色。刘佳雁指出,美国排除台湾启动IPEF意在顺利完成印太战略的经济拼图,美国另辟蹊径主导启动“美台21世纪共同倡议”赋予台湾参与美“印太战略”的实质角色,美台经贸关系可能进一步提升,但不变的是台湾在美对华战略中的棋子底色。

  刘佳雁表示,6月1日,台当局“行政院政务委员”邓振中与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副贸易代表毕昂奇(Sarah Bianchi)举行视讯会谈,讨论台美深化经贸关系、推进贸易优先项目等议题的具体途径,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发起“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Trade),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促进创新等贸易合作优先项目,为美台劳工与企业带来包容性经济成长。同日晚,台“行政院”举行记者会宣布倡议正式启动。而此前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借访日和日美首脑会晤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架构”(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简称IPEF),包括日本、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成为初始会员,一直谋求加入的台湾当局未在名单之内。同时,台湾卯足力量试图借美日力量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的图谋也再次折戟受挫。

  刘佳雁认为,短短一周多,蔡英文当局满怀期待的“五月外交美梦”破碎,无比失落倏忽间剧情翻转,更燃起可能重塑美台经贸新关系的无限憧憬,过山车式的剧本演出反映出台湾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尴尬地位。显然,在拜登“印太战略”中,台湾的角色既非传统的“军事盟邦”,亦非其自诩的“新伙伴”,只是美国布局印太战略遂行“抗中”的代理人和策略棋子,完全丧失主动性和自主性。“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被舆论称为只是美国在IPEF舍弃台湾后的一副“安慰剂”,不过,在美国全面挑起对华竞争方兴未艾下,这一定程度上对拓展“国际活动空间”深具无力感的台湾民进党当局强化美台经贸合作、乃至参与美国主导下的多边贸易谈判仍会有所帮助,后续发展值得关注。   刘佳雁指出,美国排除台湾启动IPEF意在顺利完成印太战略的经济拼图,美国另辟蹊径主导启动“美台21世纪共同倡议”赋予台湾参与美“印太战略”的实质角色。美台经贸关系可能进一步提升,但不变的是台湾在美对华战略中的棋子底色。

  刘佳雁表示,“倡议”出台所透露出的浓浓政治意涵,也让岛内舆论大多对其前景不太乐观。这种情绪集中反映在倡议内容上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则倡议并不是一项协议,仅有项目名称,没有实质内容,只是未来进一步谈判的“口头预备动作”;二则倡议不涉及任何关税和市场开放,而是双方广泛谈过的农业、反贪污、贸易便捷化、环境和气候变迁、数位贸易等等11项议题,如此庞大而广泛的议题,谈判结果要凝聚为具体成果恐怕旷日费时;三则双方在既有平台上的会谈时断时续,缺乏具体进展,而且台湾始终处于被动和受箝制的一方。

  刘佳雁表示,随着台美贸易倡议谈判的逐步展开,台美经贸合作关系将会进一步提升殆无疑义。倡议包含的11项内容,与美欧“经济与科技政策倡议”、美英“未来跨大西洋贸易对话”的议题高度重叠,已是美对外贸易谈判内容的最高规格,也较IPEF四大支柱更广泛且深入,反映出美国一改过往只跟台湾方面谈技术性议题的做法,同意将与欧盟、英国之间讨论的区域性、全球性及前瞻性的议题作为台美官方对话谈判的范围,以结构性提升与台经贸关系。邓振中强调,一直以来台湾都希望能利用谈判机制,在台美之间建立起“可长可久的经贸关系”,倡议的启动确实“让台美之间有更多实质内涵的互动机制”。台当局声称期待借由“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的持续互动,推进及深化台美重要经贸关系。可以预见,根据布林肯提出的对华战略,与中国竞争关键性的建构具有韧性的产业供应链,尤其在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合作上,台湾将扮演更加吃重的角色。此外,由于台湾已经排除因进口美国猪肉、牛肉瘦肉精带来的贸易障碍,该倡议或许也是台当局所谓“台美之间签订BTA的前哨战”,从议题内容以及以签署贸易协议为谈判目标来看,这项倡议正是为台美双方贸易协议(BTA)的基础。   其次,倡议虽不是台湾加入CPTPP和IPEF的保证,但由此展开的谈判,则可能为台参与CPTPP等多边经贸机制创造一定的机会。多年来,高度依赖贸易的台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谈判的目标就是深层接轨先进国家市场,并借以带动产业与经济体制的提升。倡议最重要的意涵即在于让台湾可以得到“绝佳的机会”达到上述目的。刘佳雁表示,根据邓振中的说法,台美双边贸易倡议与印太经济架构可以并行不悖,声称将会继续努力争取加入IPEF。“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年认为,台湾参与IPEF和与美国启动双边贸易谈判意义不同,因为IPEF有14个成员,其中7个是CPTPP成员,台湾如果能加入IPEF,对争取加入CPTPP较有正面效果。

  刘佳雁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此倡议对台美经贸关系发展和参与国际经贸谈判有正面作用,但对台湾未来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最主要的挑战和压力就是来自美国的予取予求。睽诸过去台美TIFA等谈判,往往是台湾被要求和配合的多,但却未必能得到台湾想要的,而倡议包含的11项议题几乎都是有利于美国或是美国关切的内容,显示美国希望借此倡议制定美国标准规范,进而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经贸制度。未来台美谈判过程中,台湾势将面对美国在这些方面的需求。尽管岛内舆论认为台湾应避免陷入只是美国谈判的筹码以及中美对抗的棋子,但在台美谈判地位不对等、利益不对等下,亲美已无底线的蔡英文当局面对美国的予取予求,将如何有效应对并捍卫台湾民众的利益?

  第八届中华文化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合办,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全国台联研究室、文化旅游部.北京大学两岸文化研究基地承办,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

刘佳雁(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北京11月25日电(中评社报导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所编委会执行副主任、《台湾研究》主编刘佳雁日前在第八届中华文化论坛上发表论文,从“印太经济架构”到“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探讨台湾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角色。刘佳雁指出,美国排除台湾启动IPEF意在顺利完成印太战略的经济拼图,美国另辟蹊径主导启动“美台21世纪共同倡议”赋予台湾参与美“印太战略”的实质角色,美台经贸关系可能进一步提升,但不变的是台湾在美对华战略中的棋子底色。

  刘佳雁表示,6月1日,台当局“行政院政务委员”邓振中与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副贸易代表毕昂奇(Sarah Bianchi)举行视讯会谈,讨论台美深化经贸关系、推进贸易优先项目等议题的具体途径,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发起“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Trade),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促进创新等贸易合作优先项目,为美台劳工与企业带来包容性经济成长。同日晚,台“行政院”举行记者会宣布倡议正式启动。而此前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借访日和日美首脑会晤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架构”(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简称IPEF),包括日本、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成为初始会员,一直谋求加入的台湾当局未在名单之内。同时,台湾卯足力量试图借美日力量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的图谋也再次折戟受挫。

  刘佳雁认为,短短一周多,蔡英文当局满怀期待的“五月外交美梦”破碎,无比失落倏忽间剧情翻转,更燃起可能重塑美台经贸新关系的无限憧憬,过山车式的剧本演出反映出台湾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尴尬地位。显然,在拜登“印太战略”中,台湾的角色既非传统的“军事盟邦”,亦非其自诩的“新伙伴”,只是美国布局印太战略遂行“抗中”的代理人和策略棋子,完全丧失主动性和自主性。“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被舆论称为只是美国在IPEF舍弃台湾后的一副“安慰剂”,不过,在美国全面挑起对华竞争方兴未艾下,这一定程度上对拓展“国际活动空间”深具无力感的台湾民进党当局强化美台经贸合作、乃至参与美国主导下的多边贸易谈判仍会有所帮助,后续发展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