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德:下半年台湾经济面临更大风险
中评社台北7月25日电(记者 俞敦平)台湾经济研究院主任孙明德于台经院“7月总体经济预测暨景气动向调查报告记者会”的简报中指出,未来不确定因素可能对全球和国际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并导致2023年台湾下半年经济前景面临更大的风险。包括厂商供应链库存调整速度、美中科技战升温、核心通膨仍高以及圣婴现象降临。这些不确定因素值得特别关注,对台湾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
25日上午台湾经济研究院于本院举行台经院“7月总体经济预测暨景气动向调查报告记者会”,由院长张健一主持,主任孙明德进行简报。
孙明德于简报中表示,全球经济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性的挑战,其中厂商供应链库存调整速度、美中科技战升温、核心通膨仍高以及圣婴现象降临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将对全球和国际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孙明德指出,首先是厂商供应链库存调整速度。台湾出口与外销订单年增率已经自去年9月呈现连10黑,外需疲弱成为台湾今年上半年GDP最大的拖累项。其次是美中科技战升温。近期美中之间的科技对峙又进一步升级。随着美国、日本和荷兰等国相继实施针对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管制措施,中国大陆也紧随其后采取反制措施,禁止关键金属的出口。
孙明德认为中国大陆最近对于镓跟锗的管制,不过这两个东西占全世界的比重也很低。他表示,2018美中贸易战第一波开打时,也不是立刻把重要产品拿出来打,第一波500亿(美元)都是杂货。他认为美中这种大国要进行贸易战,都会先进行试探,把不重要的东西抛出来,先看看对方的反应,观察足够后才会拿出杀手锏。他认为中国大陆影响最大的绝对不是镓、锗,是石墨烯和锂、镍、锰、钴等稀土,这些原料的加工全球也有超过70%是手握在中国大陆手上。无论如何,美中科技战的负面效应,将会外溢至全球的半导体供应链。
孙明德表示,接着是核心通膨仍高。尽管今年以来通膨率已随商品类价格涨幅趋缓而下降,但服务类价格年增率仍上升,使通膨率回降缓慢。最后,圣婴现象对于粮食与电力需求的影响。根据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OAA)于7月8日宣布“圣婴现象”再度降临。亚洲各地的经济破坏程度各不相同,在南亚和东南亚,预计圣婴现象将严重影响当地农业和渔业部门。
中评社台北7月25日电(记者 俞敦平)台湾经济研究院主任孙明德于台经院“7月总体经济预测暨景气动向调查报告记者会”的简报中指出,未来不确定因素可能对全球和国际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并导致2023年台湾下半年经济前景面临更大的风险。包括厂商供应链库存调整速度、美中科技战升温、核心通膨仍高以及圣婴现象降临。这些不确定因素值得特别关注,对台湾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
25日上午台湾经济研究院于本院举行台经院“7月总体经济预测暨景气动向调查报告记者会”,由院长张健一主持,主任孙明德进行简报。
孙明德于简报中表示,全球经济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性的挑战,其中厂商供应链库存调整速度、美中科技战升温、核心通膨仍高以及圣婴现象降临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将对全球和国际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孙明德指出,首先是厂商供应链库存调整速度。台湾出口与外销订单年增率已经自去年9月呈现连10黑,外需疲弱成为台湾今年上半年GDP最大的拖累项。其次是美中科技战升温。近期美中之间的科技对峙又进一步升级。随着美国、日本和荷兰等国相继实施针对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管制措施,中国大陆也紧随其后采取反制措施,禁止关键金属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