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澄清正名解开心结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贵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不实举报澄清正名工作,作为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的重要抓手,为敢于担当者撑腰鼓劲。
省纪委监委高度重视澄清正名工作,在省纪委全会、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多次就做好澄清正名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分析研判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澄清正名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形成综合分析报告,为做好该项工作提供依据。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要求积极探索,实事求是、积极稳妥、依规依纪依法开展诬告陷害处置和失实举报澄清正名工作。
“对被诬告、误告、错告且造成不良影响的党员干部,及时予以澄清正名,就是要保护爱护干事担当者,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以此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作为、不怕事、敢干事。”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遵义市绥阳县森林公安局负责人张某被检举在办理某案件中存在吃请送礼情况和包庇犯罪嫌疑人。该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对该问题线索进行核实,经查反映问题不属实。为消除不良影响,县纪委监委向县公安局党委及张某本人发函,对张某的问题进行澄清正名。
为规范有序开展澄清正名工作,省纪委监委在出台开展澄清正名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探索和新要求,将指导意见修改为《贵州省纪检监察机关处置诬告陷害和开展澄清正名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处置诬告陷害和开展澄清正名工作的对象、条件、程序、方式等,强化制度保障。全省各地积极跟进,出台实施办法细化工作措施和要求。
省纪委监委建立典型案例通报机制,定期收集全省澄清正名典型案例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进行通报,供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规范开展澄清正名工作借鉴参考。遵义市纪委监委按月汇总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陷害案件情况,纳入全市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通报的内容,有力促进澄清正名工作积极开展。
“我们坚持什么问题失实就澄清什么问题,只对检举控告失实的具体问题进行澄清,不对澄清对象作出全面评价,维护澄清正名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注重结果运用,贵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等单位之间的衔接配合,建立线索移送、协作配合机制,将澄清正名成果运用到干部考核考察、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工作中,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维护正当权益,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此外,贵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时追查经判断、核实属于诬告陷害的行为,会同公安机关等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置诬告陷害行为。黔南州纪委监委从诬告陷害源头发力,制定信访部门规范受理信访事项指引、实名检举控告核实告知及答覆工作指引等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检举控告秩序。同时会同信访、公安等部门重拳出击,对诬告陷害行为依法严厉打击。遵义市仁怀市通过启动核查、诬告陷害认定、诬告陷害责任追究等环节,对无事生非、捏造事实、伪造材料、恶意中伤等恶意举报甚至诬告陷害行为,严格按照相关倒查程序,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向诬告陷害者亮剑,为干事创业者撑腰。
贵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不实举报澄清正名工作,作为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的重要抓手,为敢于担当者撑腰鼓劲。
省纪委监委高度重视澄清正名工作,在省纪委全会、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多次就做好澄清正名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分析研判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澄清正名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形成综合分析报告,为做好该项工作提供依据。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要求积极探索,实事求是、积极稳妥、依规依纪依法开展诬告陷害处置和失实举报澄清正名工作。
“对被诬告、误告、错告且造成不良影响的党员干部,及时予以澄清正名,就是要保护爱护干事担当者,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以此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作为、不怕事、敢干事。”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遵义市绥阳县森林公安局负责人张某被检举在办理某案件中存在吃请送礼情况和包庇犯罪嫌疑人。该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对该问题线索进行核实,经查反映问题不属实。为消除不良影响,县纪委监委向县公安局党委及张某本人发函,对张某的问题进行澄清正名。
为规范有序开展澄清正名工作,省纪委监委在出台开展澄清正名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探索和新要求,将指导意见修改为《贵州省纪检监察机关处置诬告陷害和开展澄清正名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处置诬告陷害和开展澄清正名工作的对象、条件、程序、方式等,强化制度保障。全省各地积极跟进,出台实施办法细化工作措施和要求。
省纪委监委建立典型案例通报机制,定期收集全省澄清正名典型案例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进行通报,供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规范开展澄清正名工作借鉴参考。遵义市纪委监委按月汇总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陷害案件情况,纳入全市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通报的内容,有力促进澄清正名工作积极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