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民族风格之路 成中国动画之势

  中评社北京7月24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7月20日,首届中国(北京)动画周启动仪式暨2023中国电视动画大典在北京开幕。本届动画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西城区委区政府承办,中国动画学会、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协办。本届动画周以“动画+ 在一起更精彩”为主题,开展了电视动画大典、学术交流、创投洽谈、人才培育、展览展示、展播展映、特色活动、成果发布等八大单元活动,搭建了中国影视动画政策发布平台、中国原创动画成果权威发布平台、中国动画业界交流平台“三大平台”,打造了中国原创动画中心、中国动画领军人才中心、中国动画科技创新中心“三个中心”,激发了动画市场活力,丰富了暑期各年龄段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中国动画立足本土、走向世界。

  植根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中国动画一路走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创意灵感和丰富的文化滋养。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中国动画学派坚持探索民族创作之路,推出了《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等一大批富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这些作品凭借独特的东方意蕴和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塑造一系列令人难忘的经典形象。

  迈入新时代,中国动画人在继承中创新,持续探索将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新路径新方法,陆续推出了《大圣归来》《哪咤之魔童降世》《雄师少年》等一大批令观众交口称赞的作品。今年年初,《中国奇谭》以其浓郁的中国美学风格和中国哲学思想内核打动了广大观众;正在热映的《长安三万里》则让观众在水墨意境与光影技术融合中,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这些作品是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热潮涌动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动画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代化的经验表达。

  在本届动画周上,还举行了“传承传统文化与推进文化创新”“担负文化使命的中国动画”等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多视角、深层次探讨回应如何赓续中华历史文脉、推动守正创新的重要时代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