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量回暖反映经济向好

  中评社北京7月24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30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比去年上半年2.9%的增速提升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用电量增长较快,表现亮眼。用电量数据折射出我国经济复苏态势向好,经济发展结构更优。

  上半年,除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相比去年上半年均出现较大提升,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2.1%、4.4%和9.9%。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社会生产生活加快恢复,经济回稳向好,全国电力消费增长较快。由于新冠疫情期间居民用电量高增,高基数下,上半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大幅放缓。

  服务业用电增速表现尤为亮眼,比去年上半年3.1%的增速提升6.8个百分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郝英杰表示,上半年,我国服务业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居民外出就餐、购物、旅游、住宿明显增多,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持续改善,经济复苏活力不断增强。

  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建平认为,当前中国居民消费中,商品消费规模占比较高,服务消费潜力还有增长空间。“比较中美两国市场可以发现,目前中国零售市场规模和美国几乎齐头并进,未来有望成全球最大零售市场。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在服务消费方面与美国差距仍较为明显。”张建平说。

  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深入,创新发展活力不断释放,相关行业用电量也在增长。以南方5省区为例,上半年,充换电服务业、风能原动设备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用电分别同比增长69.6%、47.1%、45.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用电同比增长均超10%。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正常气候情况下,今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达13.7亿千瓦左右,比去年增加8000万千瓦左右。若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气候,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主要是南方、华东、华中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偏紧,存在电力缺口;东北、华北、西北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