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事故灾民问题引多方批评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2届会议现场(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7月15日电/据人民网报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三届会议于6月19日至7月14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在会议上,多国人士和机构代表就福岛核事故灾民问题提出批评。2022年曾前往日本访问的时任联合国境内流离失所者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塞西莉亚·希门尼斯—达玛丽在向大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日本政府在保障境内流离失所者人权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日本福岛灾民园田充子表示,日本政府对福岛核事故灾民救援不力、处置失当。“福岛核事故发生12年后,仍有3.1万名官方认可的以及许多未被官方认可的境内流离失所者。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正如报告所揭示的,日本境内流离失所者的人权面临诸多挑战。”

  “仍有数万名流离失所者面临不确定的未来”

  根据联合国1998年制定的《关于境内流离失所问题的指导原则》,“境内流离失所者”是指在一国内部,由于武装冲突、普遍暴力或天灾人祸等原因被迫逃离家园的人。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严重程度达到国际核事件最高级。大量福岛及周边地区居民在灾难发生后几天内撤离,成为境内流离失所者。在随后的灾难救助和重建家园过程中,日本政府的所作所为引发广大灾民不满和批评。许多人等待数年后才重回家乡,还有数万人至今未能返乡。

  10多年来,联合国相关机构一直密切关注福岛核事故的影响及日本政府的处理方式。希门尼斯—达玛丽自2018年起,数次提出访日要求,终于获准并于2022年9月26日至10月7日对日本进行了访问。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自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以来,日本境内流离失所者在住房、健康、生计、社会参与和儿童教育等基本权利方面受到损害。日本政府必须无条件为福岛核事故中的流离失所者提供支持。

  希门尼斯—达玛丽在向本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福岛核事故造成47万余人流离失所,“目前仍有数万名流离失所者面临不确定的未来”。她认为,日本划定疏散区的依据不够科学,对灾民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一些辐射较严重地区的居民没有及时得到疏散通知。疏散令缺乏关于撤离时间、撤离方向的具体指导,导致一些灾民从辐射相对较低的地区“疏散”到或途经辐射较高的地区。

  希门尼斯—达玛丽进一步指出,不管是收到正式命令的疏散人员还是自愿疏散人员,作为流离失所者都有权得到经济补偿,获得住房、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救助。他们还有权获得公开透明的信息,以决定是否返回福岛居住。如果境内流离失所者为了安全移居到日本其他地方,他们不应因这种选择而受到歧视或压力,而应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Error:resultnotfoundin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