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生“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活动

  中评社北京7月16日电/据新华网报导,7月16日,极目楚天 钟情湖北“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开课式在湖北丹江口举办,来自北京市的100余名学生受邀在此开展为期五天的研学活动。活动以“大江北去”为主题,以“南水北调”工程饮水地及水源地为链接,依托十堰特色研学资源,从历史、人文角度解读汉水文化、南北交融、京楚渊源等,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逻辑、有思考地参与其中,发扬研学旅行教育价值。600年前,北建故宫,南修武当,北京十堰两地因山结缘,两两相望;600年后,南水北调,北京十堰两地因水结缘,水脉情长。

  “一库净水”破题新旅游

  暑期旅行,研学当先。在研学旅行、“双减”、劳动教育等实践育人政策导向的助推下,旅游活动正转向亲子互动、科普研学、自然教育、科考探险等教育内容细分领域,推动了旅游和教育跨界融合的新业态发展。如何深入挖掘旅游场景中丰富的实践育人价值元素,赋能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也赋予新旅游更多教育意义,是新时代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普遍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库碧水永续北送,甘洌清泉润泽京津”的生动故事是湖北的破题之道。

  湖北享有“千湖之省”美誉,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也是三峡工程库坝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所在地,自2014年正式通水运行开始,来自千里之外的汉江水,穿黄河、飞渡槽、钻暗涵,一路北上,成为北京的主力水源,为首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也推动着京鄂两地长期以来的对口协作。

  南水润北方,寻源丹江口。此次,湖北省以“南水北调溯源探究”为主线,开展极目楚天 钟情湖北“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活动深刻扎根于十堰市自然科学与历史文化特色,原创性和实践性突出,是研学旅行的一次创新开拓。

热门小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