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社评:做好政策配套 提速港药粤制

  中评社北京7月16日电/据香港文汇网报导,香港首个跨境生产药品近日在广东中山投产上市,而广东首批“岭南名方”将推进在港澳开展临床使用、注册上市。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跨境生产药品投产上市,标志着国家支持的“港药粤制”政策顺利落地实施、取得实效,有利港药提升产能、拓展内地市场。湾区医药产业融合发展,获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但无论是港药在内地生产,还是粤药到港澳临床使用,皆涉及诸多政策配套问题,两地政府要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政策配套,让国家的扶持政策惠及更多湾区企业,加快推进湾区医药产业融合发展。

  国家药监局于2022年6月正式发布《支持港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大湾区内地9市生产药品实施方案》,政策允许港澳药品实施“境外持有+境内生产”模式,以解决港澳药企生产用地不足、生产成本高、产能提升慢等难题。作为湾区首个申报跨境生产药品,香港联邦制药的维生素C泡腾片,于今年2月正式向国家药监局提出申请。广东方面协助企业研究解决跨境生产药品所涉及的问题,如跨境结算、产品标签标识等,最后落实在中山生产。“港药粤制”提升香港药企产能,有利拓展内地市场,成本降低也提升了港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广东中山生产基地正因此积极扩产,计划两年内将产能翻番,并将引入无菌操作机器人。可见“港药粤制”达至双赢效果明显。

  从国家支持港澳药品做大做强的政策出台,到港澳药企享受到政策好处实效,中间需要两地政府做好许多配套政策服务。“港药粤制”是全国首创,操作流程、管理配套等皆涉及众多政策创新,如港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严格落实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主体责任,跨境委托生产的药品实现全过程可溯源;广东省药监局要加强对港澳企业跨境委托生产监管,及时将跨境委托生产药品纳入市场抽检,并加强与港澳药监部门的信息通报,必要时开展联合检查等;对于港澳企业委托生产药品的上市销售,需由广东省药监局牵头,与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沟通,协助企业实施依法合规的便捷跨境结算方式等。目前广东省药监局已表示,将加强政策服务指导,积极推动湾区内地相关市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支持“港药粤制”模式的推广。特区政府亦要加强与内地沟通,做好政策配套服务,尽快让“港药粤制”惠及更多港澳药企,让港澳药品可加快拓展内地市场,做大做强。

  应该看到,国家十分看重港澳在中药现代化、中药走向世界的独特作用和优势。香港正推进中医服务数据化,新建的中医医院将是智慧型医院,政府中药检测中心正研发一系列国际认可的中药及相关产品参考标准及检测方法,构建“数码化中药资料平台”等。广东正是看中香港在中医药现代化方面的优势,因此拟将首批“岭南名方”在港澳地区开展临床使用,希望探索出“名医-名方-名药”的中药创新发展新路径。国家寄望湾区在高质量发展上作出示范,不断出台政策支持湾区医药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对此特区政府要更加积极主动与内地沟通对接、制定配套政策,推进湾区制度创新,探索“研发在港澳、产业化在内地、市场向海外”的种种模式,加快推进湾区医药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