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署:研现有措施有否改善空间

  中评社香港7月14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导,房屋署在1980年起推出“长者住屋”,为年满60岁或以上的长者提供院舍式公共租住房屋,该类住户需共用厨厕等设施。申诉专员公署昨日公布有关“长者住屋”和“改建一人单位”的主动调查报告,显示一型设计的“长者住屋”和“改建一人单位”约有六成分间房间空置,而二型和三型设计的“长者住屋”空置率高达15%,远较公屋1.3%整体空置率为高,公署批评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长者住屋”按单位设计分为:一型、二型和三型,住户需要共用厨房、客厅或浴室设施。而“改建一人单位”则是与一型设计“长者住屋”相似的单位,是因应当时社会对一人公屋单位的需求而设。

  申诉专员赵慧贤表示,随着时代的变迁,市民对生活环境、私隐等方面要求有所改变,该种共用厨厕的单位变得不合时宜。为改善“长者住屋”及“改建一人单位”的空置情况,房委会多年来推出多项措施,包括全面放宽“长者住屋”租户的年龄限制,停止编配一型设计“长者住屋”和“改建一人单位”并鼓励租户调迁,以回收单位改建为一般公共房屋。

  一型“长者住屋”有362空置房间

  然而,经过近二十年,已停止编配的一型设计“长者住屋”和“改建一人单位”仍未全部收回。截至今年3月,一型设计的“长者住屋”有362个空置房间,80%空置逾十年,若回收后改建成一般公屋单位,可建228伙;而“改建一人单位”亦有233个空置房间,89%空置10年以上,回收并改建后可建150个单位。   公署建议,房屋署应鼓励租户自愿调迁,并增加诱因,例如发放搬迁津贴。对于二型和三型设计“长者住屋”,则取消将其归类为一般公屋单位,并考虑停止编配该些单位予一般公屋申请者。

  房署:研现有措施有否改善空间

  房屋署回应表示,会详细审视和研究公署建议,并思考现有措施有否改善空间,令相关公屋资源能得到更有效运用。发言人表示,为帮助轮候公屋申请者尽快上楼,会密切留意公屋整体供求情况,在编配流程和公屋单位的流转方面尽力加快,会透过“特快公屋编配计划”,为申请者提供另一渠道尽快上楼,并会继续采取鼓励调迁措施。

  署方表示,自2020年12月起,“长者户全免租金计划”已涵盖所有年届70岁或以上居于一型设计“长者住屋”和“改建一人单位”长者户,他们可申请调迁至面积合适的公屋单位而享有终身全免租金。   中评社香港7月14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导,房屋署在1980年起推出“长者住屋”,为年满60岁或以上的长者提供院舍式公共租住房屋,该类住户需共用厨厕等设施。申诉专员公署昨日公布有关“长者住屋”和“改建一人单位”的主动调查报告,显示一型设计的“长者住屋”和“改建一人单位”约有六成分间房间空置,而二型和三型设计的“长者住屋”空置率高达15%,远较公屋1.3%整体空置率为高,公署批评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长者住屋”按单位设计分为:一型、二型和三型,住户需要共用厨房、客厅或浴室设施。而“改建一人单位”则是与一型设计“长者住屋”相似的单位,是因应当时社会对一人公屋单位的需求而设。

  申诉专员赵慧贤表示,随着时代的变迁,市民对生活环境、私隐等方面要求有所改变,该种共用厨厕的单位变得不合时宜。为改善“长者住屋”及“改建一人单位”的空置情况,房委会多年来推出多项措施,包括全面放宽“长者住屋”租户的年龄限制,停止编配一型设计“长者住屋”和“改建一人单位”并鼓励租户调迁,以回收单位改建为一般公共房屋。

  一型“长者住屋”有362空置房间

  然而,经过近二十年,已停止编配的一型设计“长者住屋”和“改建一人单位”仍未全部收回。截至今年3月,一型设计的“长者住屋”有362个空置房间,80%空置逾十年,若回收后改建成一般公屋单位,可建228伙;而“改建一人单位”亦有233个空置房间,89%空置10年以上,回收并改建后可建150个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