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中评社北京7月14日电/据新华社报导,破解“找桩难”,我国加力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充电基础设施为电动汽车提供充换电服务,是重要的交通能源融合类基础设施。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但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

  为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前不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加力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当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建设情况如何?

  随着多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规模化的快速发展新阶段,并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大、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从不到10万台增长至521万台,年均增长超过70万台。截至今年5月底,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已达635.6万台。在用户属性上公私兼顾,公共充电桩约占33%、私人充电桩约占67%。一线城市中心城区公共充电桩设施覆盖率超过80%,全国65%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具备充电条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欧鸿表示,在此基础上,意见提出了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

  网络覆盖方面,建设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在大中型以上城市,经营性停车场具备规范充电条件的车位比例力争超过城市注册电动汽车比例,农村地区充电服务覆盖率稳步提升;功能服务方面,充电基础设施快慢互补、智能开放,充电服务安全可靠、经济便捷,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完善,行业监管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技术装备和科技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