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迈出铿锵步伐
保证每个孩子平等受教育机会
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能和孩子朝夕相处,不用把孩子留在老家,我们全家都很开心。”在山东济南打工的李女士,前不久把女儿从江西接到身边,并顺利入读了附近的优质公办学校。
在山东,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以流入地和公办学校为主的随迁子女就学保障政策愈发健全。去年,山东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通过政府购买学位安置率达到96.09%,且在指标生分配、评优推先等方面,与本地户籍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全国在园幼儿的比例89.6%;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364.68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达91.85万人……一组组数据,见证着教育公平的阳光洒在每一个适龄儿童的身上。
“中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实施重大专项工程等,大力支持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教育;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等,保障每一个孩子公平的就学机会;建设智慧教育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种种举措,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教育发展带来的红利。”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表示。
2022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9.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6%。这些数字表明,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国民素质得到显着提升。
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的决策部署。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1344亿元,比上年增长6%,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连续十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发挥教育投入在教育强国建设中保发展、推改革、促公平、提质量的政策导向作用,把教育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学习是件有趣的事。在项目实验室,学生们用实验实证假设、用数据表达结论,像科研人员一样探索研究;在“高端法务”“经典戏剧”课程中,围绕某一主题,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匡园社街”,学生们在邮局、银行、诚信超市等模拟学习空间,参与校园公共事务管理……
“以健全的课程体系为支撑,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减轻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有效学习,高中阶段教育正向着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向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原校长唐江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