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雄:红隧明日实施“易通行”

  中评社北京7月22日电/据点新闻报导,明日(23日)清晨5时本港车流量最大的红磡海底隧道将开始实施“易通行”,届时所有人手收费亭及快易通车道将会取消,驾驶者可直接驶过收费广场,透过“易通行”缴交隧道费,无须再停车或排队付款。运输及物流局长林世雄在网志表示,“服务了香港市民超过半世纪,红隧收费亭即将与驾驶者道别,并迎接智慧出行的新潮流。”

  ·运输署及警方周日周一将启动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

  “易通行”自今年5月7日起先后在青沙管制区、城门隧道及狮子山隧道实施,整体运作大致畅顺,同时亦对改善交通有一定的效用。林世雄表示,虽然如此,但红隧毕竟是全港车流量最高的行车隧道,“繁忙日子平均每日车流量超过10万架次”,再加上红隧地理位置优越,邻近的道路网通达性高,要在红隧推行“易通行”这一项革新措施,确实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过去数月,“易通行”的各项系统运作畅顺。为令红隧有序过渡至“易通行”不停车缴费,23日凌晨除了会实施临时交通措施的安排,运输署及警方会于明日和星期一(即实施后第一个工作天)启动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加派人手以应付各项突发的情况。

  ·“易通行”实施 助力三隧分时段收费

  林世雄表示,推展“易通行”不停车缴费服务是香港推动智慧出行的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有车主和职业司机均表示“易通行”令他们使用隧道的整体驾驶体验更顺畅,甚至有助缩短例如狮子山隧道早上繁忙时段的车龙。不过过海隧道情况不同,林世雄坦言,不会奢望单靠实施“易通行”便可以解决繁忙时段过海隧道挤塞的问题。

  但实施“易通行”,是政府将于今年内在三条过海隧道实施“分时段收费”的先决条件。有了“易通行”,配合三隧分时段收费方案,相信未来有望改善繁忙时段过海交通挤塞的情况。

  ·香港仔隧道收费广场将拆除改建巴士转乘站

  林世雄表示,香港仔隧道今年稍后实施“易通行”后,将会拆除收费亭,兴建巴士转车站,改善乘客候车空间及巴士网络效率。路政署已就有关建议谘询区议会,并已进行初步设计,包括搜集地下管道设施、现有结构等资料,并将根据既定程序进行工地勘测、详细设计、拨款申请、招标及施工等工作。

  至于其他隧道的收费广场,运输署亦正进行研究,尽快就拟议的新用途展开谘询工作。

  ·目前已有97%车辆获发车辆贴

  继红隧后,政府计划下月于西区海底隧道和东区海底隧道陆续实施“易通行”,并在今年内于余下的大老山隧道及香港仔隧道有序地实施“易通行”。

  目前运输署已向登记车主发出接近80万(超过97%领牌车辆)张缴费贴,大部分车主已开通“易通行”户口。尚未完成“易通行”三步曲——即安装车辆贴、开立“易通行”户口及设定自动缴费方式的小部分车主,如需协助,可浏览“易通行”网站、致电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3853 7333,或前往四个客户服务中心、四个服务点、政府停车场服务站,以及位于指定港铁站及民政事务处辖下民政谘询中心的谘询站,上述地点的位置载于此连结。   中评社北京7月22日电/据点新闻报导,明日(23日)清晨5时本港车流量最大的红磡海底隧道将开始实施“易通行”,届时所有人手收费亭及快易通车道将会取消,驾驶者可直接驶过收费广场,透过“易通行”缴交隧道费,无须再停车或排队付款。运输及物流局长林世雄在网志表示,“服务了香港市民超过半世纪,红隧收费亭即将与驾驶者道别,并迎接智慧出行的新潮流。”

  ·运输署及警方周日周一将启动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

  “易通行”自今年5月7日起先后在青沙管制区、城门隧道及狮子山隧道实施,整体运作大致畅顺,同时亦对改善交通有一定的效用。林世雄表示,虽然如此,但红隧毕竟是全港车流量最高的行车隧道,“繁忙日子平均每日车流量超过10万架次”,再加上红隧地理位置优越,邻近的道路网通达性高,要在红隧推行“易通行”这一项革新措施,确实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过去数月,“易通行”的各项系统运作畅顺。为令红隧有序过渡至“易通行”不停车缴费,23日凌晨除了会实施临时交通措施的安排,运输署及警方会于明日和星期一(即实施后第一个工作天)启动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加派人手以应付各项突发的情况。

  ·“易通行”实施 助力三隧分时段收费

  林世雄表示,推展“易通行”不停车缴费服务是香港推动智慧出行的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有车主和职业司机均表示“易通行”令他们使用隧道的整体驾驶体验更顺畅,甚至有助缩短例如狮子山隧道早上繁忙时段的车龙。不过过海隧道情况不同,林世雄坦言,不会奢望单靠实施“易通行”便可以解决繁忙时段过海隧道挤塞的问题。

  但实施“易通行”,是政府将于今年内在三条过海隧道实施“分时段收费”的先决条件。有了“易通行”,配合三隧分时段收费方案,相信未来有望改善繁忙时段过海交通挤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