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编译:北约过时了吗?和平的机会仍在

资料图:北约峰会(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评社香港3月18日电(记者 乐国平编译)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专栏作家乔纳森·鲍尔(Jonathan Power)于3月17日在欧亚评论网上发文,抨击北约在冷战后发动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和针对俄罗斯的东扩行为,认为美国和俄罗斯作为核大国必须保持良好关系。以下是原文编译: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经两次公开抨击北约,称它“已经过时”。而三年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则称北约已经“脑死亡”。北约究竟是过时了还是脑死亡,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正如时任北约秘书长的英国人伊斯梅勋爵(Lord Ismay)在1967年所说,北约的工作是“阻止俄罗斯(苏联),拉拢美国,削弱德国”。后两者肯定取得了成功,但第一项工作却毫无必要。

  少数比特朗普或马克龙更聪明且有影响力的人,他们认为北约确实已经过时了。其中一位是威廉·普法夫(William Pfaff),他是《国际先驱论坛报》备受尊敬的专栏作家,另一位是保罗·霍克诺斯(Paul Hockenos),他在《世界政策杂志》的一篇开创性文章中阐述了他的观点,可惜他们的话被置若罔闻。

  老布什总统主导了冷战的结束,但他当时还是希望看到苏联更多地和北约合作。他曾前往基辅,并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告诉乌克兰人应该作为苏联的一部分。老布什更希望稳定。

  他的继任者克林顿总统的构想却大相径庭,结果证明这是一个危险的构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引发了俄罗斯当今对西方的敌意,那就是将俄罗斯的前东欧盟友一个接一个地纳入北约之中,即所谓的“北约东扩”。后来的奥巴马总统继续这种做法,甚至曾一度呼吁北约接纳乌克兰和格鲁吉亚。

  在1989年柏林墙倒塌和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北约认为它需要发挥“维持和平”的作用。它发动了1995年在波黑、1999年对塞尔维亚以及后来在科索沃进行的“人道主义”干预。但后两者是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违反了国际法。

  俄罗斯和西班牙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反对干预科索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俄罗斯如愿以偿,它未来就找不到理由为其占领克里米亚和乌克兰辩护了。)一些观察家曾预测,在前南斯拉夫的行动很快就会结束,但时至今日该地区的民族仇恨仍然存在。

  2001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开始攻打阿富汗,这场战争持续了19年,以北约的失败告终。2003 年,北约袭击伊拉克并迅速推翻其政府,但造成的破坏之大,以至于该国仍在艰难地进行重建工作。(在此之前,伊拉克是所有阿拉伯国家中最繁荣的。)   在阿富汗,北约留下的主要遗产是罂粟种植的快速增长,它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海洛因来腐蚀欧洲和亚洲的青年。很难相信北约国家的明智人士们将“基地”组织迅速驱逐出其在阿富汗的庇护所后,还要继续留在阿富汗是为了什么。

  北约长期留在阿富汗,这并不在联合国授权范围之内,这导致了美国历时最长的战争。北约留下来并试图通过军事手段击败本土的塔利班是徒劳的。北约国家本应该将自己限制在建设阿富汗的学校、医院、诊所、供水、卫生系统和道路上。

  让我们回到1949年北约成立之时,该组织最初的意图是“抵挡苏联”。然而大多数史料证明了(是的,相当大的多数)斯大林无意入侵西欧。苏联作为二战的胜利者确实变得有些狂妄,它在其边界周围建立了一圈卫星国,并分裂了德国。

  盟军在二战期间一直是苏联无价的帮手,苏联并没有感受到其前战友的威胁,它不需要与它们争夺更多领土。西方历史学家对苏联档案进行了彻底研究,这些档案是在叶利钦总统时期解密的,表明莫斯科没有入侵欧洲的计划。

  尽管北约在前南斯拉夫和阿富汗进行了联合作战,但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多边平等机构。大多数时候欧洲成员国并不率先采取军事行动(除了2011年入侵利比亚推翻卡扎菲以外),是美国发动军事行动,而欧洲成员国,不管他们有什么保留意见,必须跟在美国后面。

  北约与当今真正困扰欧洲和美国的问题无关。北约不敢与俄罗斯人作战,它害怕核战争,它的手脚被束缚在乌克兰。正如欧盟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欧洲真正最严重的安全和经济威胁来自于中东的动荡。而从长远来看,全球变暖才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威胁。

  谈到目前的危机,我们可以保证拜登总统不会同意向乌克兰派遣北约飞机或部队,无论遇到什么挑衅。他和他的将军们说,这很可能导致美俄这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之间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

  但拜登已决定增加驻波兰的美军,这是美国违背对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诺,不向东扩展其武装力量的又一例证。增兵有什么用?北约又不敢和俄罗斯直接交战,但却是对俄罗斯的又一次挑衅。   最后,我们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那里得到了一些关于他的澄清。他三天前接受ABC新闻采访时说:“关于加入北约的问题,在我们了解到北约不准备接受乌克兰之后,我对加入北约的希望已经冷却。”

  拜登现在必须做的就是表示他同意泽连斯基的观点。他应该说:“泽连斯基是对的。我们完全支持他的声明。”这将缓解对普京的刺激,有助于他回心转意,从乌克兰撤军。

  至于乌克兰东部讲俄语的顿巴斯地区和克里米亚的问题。应该在顿巴斯举行由联合国组织的公投决定其人民是否想加入俄罗斯。俄罗斯将获得顿巴斯的烂摊子,那里有锈带工厂,而且几乎没有钱投入在医院、学校和社会服务中,但这将是俄罗斯自己的问题。

  关于克里米亚的归属,应该让这个讲俄语的省份再举行一次公投,但这次是在联合国的监督下进行。结果可能与上一场俄罗斯组织的公投大同小异,因为历史原因,克里米亚很可能继续留在俄罗斯。

  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必须得到改善,毕竟美国有核武器而北约没有,因此北约和俄罗斯的矛盾实际上上美俄矛盾。美国应提出愿意启动新的核武器削减进程,特别是美国在欧洲部署的导弹,比如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在东欧的驻扎。

  根据老政治家基辛格的说法,自克林顿总统时代以来,美国已经着手实现“打垮俄罗斯”的目标。这种挑衅的态度必须杜绝。美国不仅应该放弃让乌克兰加入北约,而且还应该撤回其对外扩张中一些更具挑衅性的方面。

  和平的机会仍在。如果和平到来了,我们仍然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即实现和平可能需要一场悲剧。

资料图:北约峰会(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评社香港3月18日电(记者 乐国平编译)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专栏作家乔纳森·鲍尔(Jonathan Power)于3月17日在欧亚评论网上发文,抨击北约在冷战后发动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和针对俄罗斯的东扩行为,认为美国和俄罗斯作为核大国必须保持良好关系。以下是原文编译: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经两次公开抨击北约,称它“已经过时”。而三年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则称北约已经“脑死亡”。北约究竟是过时了还是脑死亡,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正如时任北约秘书长的英国人伊斯梅勋爵(Lord Ismay)在1967年所说,北约的工作是“阻止俄罗斯(苏联),拉拢美国,削弱德国”。后两者肯定取得了成功,但第一项工作却毫无必要。

  少数比特朗普或马克龙更聪明且有影响力的人,他们认为北约确实已经过时了。其中一位是威廉·普法夫(William Pfaff),他是《国际先驱论坛报》备受尊敬的专栏作家,另一位是保罗·霍克诺斯(Paul Hockenos),他在《世界政策杂志》的一篇开创性文章中阐述了他的观点,可惜他们的话被置若罔闻。

  老布什总统主导了冷战的结束,但他当时还是希望看到苏联更多地和北约合作。他曾前往基辅,并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告诉乌克兰人应该作为苏联的一部分。老布什更希望稳定。

  他的继任者克林顿总统的构想却大相径庭,结果证明这是一个危险的构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引发了俄罗斯当今对西方的敌意,那就是将俄罗斯的前东欧盟友一个接一个地纳入北约之中,即所谓的“北约东扩”。后来的奥巴马总统继续这种做法,甚至曾一度呼吁北约接纳乌克兰和格鲁吉亚。

  在1989年柏林墙倒塌和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北约认为它需要发挥“维持和平”的作用。它发动了1995年在波黑、1999年对塞尔维亚以及后来在科索沃进行的“人道主义”干预。但后两者是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违反了国际法。

  俄罗斯和西班牙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反对干预科索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俄罗斯如愿以偿,它未来就找不到理由为其占领克里米亚和乌克兰辩护了。)一些观察家曾预测,在前南斯拉夫的行动很快就会结束,但时至今日该地区的民族仇恨仍然存在。

  2001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开始攻打阿富汗,这场战争持续了19年,以北约的失败告终。2003 年,北约袭击伊拉克并迅速推翻其政府,但造成的破坏之大,以至于该国仍在艰难地进行重建工作。(在此之前,伊拉克是所有阿拉伯国家中最繁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