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市场需求淡季特征明显
卓创资讯结构钢分析师许海滨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钢铁市场需求淡季特征明显,尽管贸易商库存处于偏低水平,但备货积极性不高,结构钢产品的库存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增加。”
●淡季愈淡
●结构钢库存三个月连升
卓创资讯监测的最新一期结构钢产品钢厂库存(29家主流企业)数据显示,6月底钢厂库存总量为90.2万吨,较上月增加3.07万吨,增幅3.52%;与3月底的上半年库存低点相比增幅达到33.41%,库存水平已连续三个月上升。
“结构钢产品的库存连续增加,表明下游需求持续偏弱。”许海滨认为,3月下旬至5月底钢价下跌,现货钢市氛围偏空,商家补库甚少。二季度宏观面利好消息不断,6月份钢价虽在低位反弹,但终端需求并无明显起色。从近期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下游终端企业及贸易商备货积极性不高,部分钢厂7月份订单仍有缺口。
国内某钢铁相关企业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6月份原本就属于钢铁行业消费淡季,我国南方各地陆续进入梅雨季节,高温多雨天气导致工业用钢需求减弱。今年北方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也对户外施工作业有所影响,导致钢铁消耗进一步减少,当前市场需求呈现淡季愈淡的特征。”
除季节性需求减弱外,制造业需求仍有待进一步恢复。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制造业PMI为49.0%,虽然比5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但仍在荣枯线下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分析称,6月份PMI指数小幅上升,表明推动经济全面回升的力量进一步增强,经济回升的基础在不断巩固。但必须看到,需求收缩的压力仍然突出,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进一步提高到61%(5月份为58%)。
在日前召开的第二次煤钢行业交流机制工作会上,宝武、鞍钢、河钢等多家钢铁企业均认为,“钢铁需求峰值拐点显现,终端需求不足和持续微利或亏损问题尤为突出,7月份订单明显不及预期,预计下半年需求仍不容乐观,企业稳定经营和降本压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