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深耕上合组织农业合作“示范田”
●开展技术合作 助力粮食安全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农业资源各有禀赋,农业生产各具特色,农业技术各有专长,市场需求各有特点,加强区域农业合作具有巨大潜力和空间。今年5月,第八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农业部长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各方积极评价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深化农业和粮食安全合作的重要性,支持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等提升务实合作水平。
2020年10月,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在陕西杨凌正式揭牌,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成长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合作的“样板间”。去年7月,《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出台,强调精准服务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举办上海合作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农业大学校长论坛等重要交流活动;与成员国在人才培养、园区建设等方面达成10多个合作意向;先后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面向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援外培训项目56期,累计培训学员2000多名……从交流培训示范到经贸产能合作,杨凌示范区积极拓展农业开放合作路径。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表示,各成员国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合作,通过交流农业技术和解决方案、扩大农产品贸易、提高粮食生产、提升农产品储存和加工能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等举措,共同确保区域和全球粮食安全。
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乌塔伊奇客地区,中乌节水农业海外示范园采用太阳能驱动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具有省电、节水、节肥等功能,可使当地棉花产量提高30%以上、节水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