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为共建国家发展繁荣注入动力
“伊拉克要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日前,记者前往油田采访。广袤的田野里,钻机正在紧张作业。数十米高的作业平台上,起吊机缓缓将钻杆从地下拔出,两名工人正清除淤泥并仔细查看井口情况。实施作业的大庆钻探公司钻井队长王刚说,这口井设计深度3300米,钻井需要下3层套管,层层加固。目前进行的作业是起钻,准备下第三层套管。
在这座钻井旁,每隔20米整齐排列着6口井。管件和阀门组合成十字形或F字形。“别小看这些井,地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地下情况却是错综复杂。”陪同采访的中石油哈法亚公司副总经理何艶辉说。
据介绍,哈法亚项目所在的油田早在1976年就已被发现,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地质条件复杂,伊拉克政府一直未对其进行开采。2009年,中石油联合多家国际和本地能源企业,在伊拉克战争后举行的第二轮国际招标中,成功中标哈法亚油田项目。中石油是油田开发的作业者。
中石油哈法亚公司总经理方甲中介绍,哈法亚油田是典型的巨厚型碳酸盐岩油藏,自上而下发育多套油藏,各油藏储层特征差异大,油藏岩石及流体的类型多样。中方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攻关,开展了理论和实践创新。2019年,以哈法亚项目为主的“中东巨厚复杂碳酸盐岩油藏亿吨级产能工程及高效开发”获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方甲中举例说,多井型立体井网开发模式体现了中方的技术和管理实力。在较短距离内,项目实现了多口油井密集排列。油井在地下深度多达数千米,有的是垂直井,有的是水平井,还有的既有垂直井也有水平井,纵横交错,必须确保互不干扰、互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