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村:水碧山青画不如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迷人村庄?
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三面青峰、翠绿层叠的余村,卧伏在一条狭窄如带鱼状的山坳里,群山簇拥,白云缠绕,犹如一叶扁舟行驶在碧波万顷的竹海中。
村内,依山而建的竹海人家,幢幢别墅随坡就势呈梯形布局,起伏的山、流动的水、摇曳的竹,披翠盈碧,与参天的古银杏树、翩翩起舞的白鹭、曲径通幽的游步道交织在一起,深沉而厚重,清新而典雅。
荷塘里,肥硕的荷叶在翡翠心窝中珍藏着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荷花则千姿百态,或含苞待放,或如贵妃醉酒,或犹抱琵琶半遮面,置身其间,满眼是锦绣,满塘漾诗画。
千年古刹隆庆禅院门前的青石牌坊上,“云绕莲峰千岩竞秀,泉旁竹海百涧争流”的楹联分外醒目,飞檐翘角的银杏亭、琉璃瓦廊顶的清风廊、六角形结构的感恩亭组合成一幅彩色长卷,诉说着余村神奇而幽远的故事。
怎么游余村?村里一位叫胡嘉怡的同学开了一个清单:住在竹海掩映的余村民宿里,晨练呼吸清新的空气,上午先去荷花山漂流,后在千年银杏树下纳凉,下午喝杯咖啡,傍晚到“老胡酒坊”里享受一下传统,晚上看星星入睡,清晨于鸟鸣中醒来。
余村是绿的世界,连绵起伏、深浅不一的绿,恰似层层涌动的浪,迸发着勃勃生机。全国人大代表、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玉成如数家珍:“在余村,百年以上的银杏树有61棵,其中有3棵在千年以上,称为银杏王的树龄则有1300多岁,主干需要六人合抱,别看它是‘长寿老人’,但依然枝繁叶茂,像把撑开的绿绒大伞,遮天蔽日。”
余村又是竹的海洋,去荷塘的路上,横在路中央有一个半圆形的竹编时光隧道,这是余村人的智慧。竹编看似简单,制作却极其烦琐。先破竹成片,后片竹成丝,纵是竹之禀性,横为人之感性,只有刚柔并济,丝丝环扣,留下纵横交错的缜密,才能织就这经天纬地的精致,此风景既可遮阳避雨供游客小憩,又展现出余村的竹子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