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算力网络发展 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

  中评社北京6月26日电/据科技日报报导,算力网络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具有能够在云、边、端之间按需分配和灵活调度计算、存储以及网络资源的特点,加快布局算力网络建设成为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的必然选择。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为新时期布局算力网络指明了方向。

  我国算力网络建设效果初步显现

  算力是指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能够执行计算任务、实现特定结果的输出能力。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算力需求规模呈爆发式增长,而原有分散式布局的数据中心难以满足新兴领域海量高性能计算需求。算力网络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具有能够在云、边、端之间按需分配和灵活调度计算、存储以及网络资源的特点,加快布局算力网络建设成为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算力网络建设布局并取得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东数西算”建设持续推进。截至2022年9月,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枢纽节点的建设工程积极推进。“东数西算”工程起步区新开工数据中心项目高达60多项,新建数据中心规模超过110万标准机架,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相应政策,部署落实国家“东数西算”的整体战略。

  二是我国智能计算中心加快布局。截至2023年3月,国内有超过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能计算中心。各地方依托智能计算中心,为企业提供普惠算力,支撑当地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同时,各地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创新,聚合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例如,2022年8月阿里云在河北张北、内蒙古乌兰察布启用了两座智能计算中心,为企业提供智能计算服务。2023年5月,百度在山西阳泉、江苏盐城、湖北宜昌建立智能计算中心,用于自动驾驶训练并服务区域政府“数字大脑”、制造企业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