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消费要优化供需结构
经济日报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漆云兰文章分析,支撑消费快速回升的因素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消费场景限制消除带来消费恢复性增长,这在接触型消费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加之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落实,提升商业空间品质、优化消费环境等各项举措有力提振了消费信心。三是充裕的居民储蓄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带动升级类商品零售较快增长,特别是投资型消费增长。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4.7%。当然也要看到,上年同期基数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今年的消费增速。
文章指出,在此基础上更好促进消费全面回暖向好,需求侧和供给侧要共同发力,持续巩固支撑消费回暖的积极因素。
就需求侧而言,尤为重要的是提振消费信心。短期看,需更多通过经济恢复、就业满意度提升和收入预期提高来改善预期,同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以发放消费券、开展大宗消费品促销活动等措施来活跃消费市场,巩固消费市场稳定快速增长的势头。长期看,需通过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更加合理的税收政策等,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
就供给侧而言,一是要丰富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特别是与消费升级相关的服务消费、绿色消费等;二是恢复线下经营主体活力,一些前期有效的助企纾困政策要适当延长,帮助企业恢复“造血功能”和提升创新能力,培育打造消费新品牌、新模式、新产品;三是消费供应链体系要提高协同效率,针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存在的短板,提升消费体验,促进线上线下更好衔接。最大限度恢复和扩大消费,使居民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总体来看,消费将继续保持整体回暖态势,二季度消费增速有望超过一季度,亮点将主要集中在消费升级型产品和服务。例如,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智能家居等耐用消费品以及文旅消费、体育消费、餐饮消费和健康消费等服务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