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业:台商用脚投票 投资大陆不断加温
中评社台北2月19日电(记者 倪鸿祥)蔡英文2016年上任后,两岸关系低迷,但两岸经贸金额不减反增。前台湾大学财务金融学系主任兼所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特聘教授黄达业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从两岸经贸数字可以显现,政治上的冷对抗,掩盖不了经济上的需求,台商对大陆的投资还是不断的在加温,台商会“用脚投票”。
台“财政部”1月发布统计,2021年台湾对中国大陆与香港的出口金额为1889.06亿美元,年增24.8%;自大陆进口为841.71亿美元,年增29.9%。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为1047.35亿美元,去年全年台湾整体外贸出超为652.8亿美元。
黄达业,台湾政治大学银行金融系学士,台湾大学经济、政治双硕士,美国纽约大学(NYU)Stern 科学硕士,美国罗格斯大学硕士、财金博士。曾任美国罗格斯大学金融系讲师、台湾大学财金系教授、系主任兼所长,台大证券期货研究中心、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行政院”金融改革小组、“财政部”金融革新小组委员。现任高级金融管理师推动委员会(AFMA)主任委员,北京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专家顾问、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特聘教授、台湾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台湾财经立法促进院董事长兼院长等。
黄达业表示,台湾的经济是靠出口贸易带动起来的,美中原本都占台湾贸易很大的比重,中美贸易战发生后,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东西变少,因为许多产品要课高关税,加上部分科技产品无法卖到美国,因此影响中美之间的贸易结构,连带影响大陆的台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
黄达业告诉中评社,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很多是来自于台湾的原物料与零组件,在大陆制成产品后转出口到美国,也有从大陆进口到台湾制成产品后再回销大陆,两岸是属于产业垂直分工的关系;COVID-19疫情发生后,美国海港的效率出问题,但两岸之间的海港进出口却很正常,于是台湾的供应链慢慢转移到以大陆内需市场为主。
黄达业指出,这是因为商人一定看成本,一旦航运费大涨、效率变低,大陆出口贸易的成本过高,一旦利润变少甚至无利可图,商人就会乾脆多做一点大陆市场的生意,因此疫情带来区域经济结构性的变化,所以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不减反增,而且因为疫情,造成两岸经贸依存度更高。
依台湾“经济部”国贸局统计,台湾今年1月出口金额为399.83亿美元,主要出口国家地区,以中国大陆占26.0%、金额104.1亿美元最多。第二为东盟17.0%,金额67.9亿美元。第三是美国15.7%,金额62.7亿美元。第四是香港13.2%,金额52.8亿美元。第五是欧盟7.2%,金额28.8亿美元。
台湾今年1月进口金额为350.67亿美元,主要进口国家地区,第一是中国大陆占22.7%,金额79.5亿美元;另外,香港占0.3%、1.2亿美元。第二是日本12.1%,42.3亿美元。第三是东盟11.6%、40.5亿美元。第四是美国10.4%,36.4亿美元;第五是欧盟27国9.0%、31.5亿美元。
黄达业说,从台湾对外贸易数字显示,政治人物不管再怎么说,都会不攻自破,因为大家都知道两岸其实是经济愈来愈热,愈来愈多,政治上的冷或对抗,掩盖不了经济上的需求。
对于蔡政府宣称许多大陆的台商回流投资台湾,黄达业表示,从贸易数字可以发现,台商都撤资回台不是事实。实际上,80%、90%以上的台商都还在大陆发展,而且发展得很好,少数回台的台商,有的人是因为大陆经营环境愈来愈健全,台商没有经营优势,原来只有薄利现在变无利可图;有的是准备退休,第二代不愿接手经营,于是卖掉产业后返回台湾;也有的只是改变投资比例而非从大陆撤资,但只要10%的台商回台,对台湾而言就很可观了,于是政治人物逮到机会就大肆宣传。
对于马英九时期力推两岸金融交流,因为台湾的“立法院”没有通过两岸服贸协议,因此两岸金融交流相关措施因此卡关。
黄达业指出,蔡英文执政这5年半来,大陆早就单方面处理,也就是比照外资相同对待的方式松绑,所以台湾的金融企业在大陆也有经营获利,因此台商对大陆的投资还是不断的在加温,只是通常赚钱的基本上是不会对外宣传的,但台商会“用脚投票”。
中评社台北2月19日电(记者 倪鸿祥)蔡英文2016年上任后,两岸关系低迷,但两岸经贸金额不减反增。前台湾大学财务金融学系主任兼所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特聘教授黄达业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从两岸经贸数字可以显现,政治上的冷对抗,掩盖不了经济上的需求,台商对大陆的投资还是不断的在加温,台商会“用脚投票”。
台“财政部”1月发布统计,2021年台湾对中国大陆与香港的出口金额为1889.06亿美元,年增24.8%;自大陆进口为841.71亿美元,年增29.9%。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为1047.35亿美元,去年全年台湾整体外贸出超为652.8亿美元。
黄达业,台湾政治大学银行金融系学士,台湾大学经济、政治双硕士,美国纽约大学(NYU)Stern 科学硕士,美国罗格斯大学硕士、财金博士。曾任美国罗格斯大学金融系讲师、台湾大学财金系教授、系主任兼所长,台大证券期货研究中心、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行政院”金融改革小组、“财政部”金融革新小组委员。现任高级金融管理师推动委员会(AFMA)主任委员,北京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专家顾问、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特聘教授、台湾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台湾财经立法促进院董事长兼院长等。
黄达业表示,台湾的经济是靠出口贸易带动起来的,美中原本都占台湾贸易很大的比重,中美贸易战发生后,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东西变少,因为许多产品要课高关税,加上部分科技产品无法卖到美国,因此影响中美之间的贸易结构,连带影响大陆的台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
黄达业告诉中评社,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很多是来自于台湾的原物料与零组件,在大陆制成产品后转出口到美国,也有从大陆进口到台湾制成产品后再回销大陆,两岸是属于产业垂直分工的关系;COVID-19疫情发生后,美国海港的效率出问题,但两岸之间的海港进出口却很正常,于是台湾的供应链慢慢转移到以大陆内需市场为主。
黄达业指出,这是因为商人一定看成本,一旦航运费大涨、效率变低,大陆出口贸易的成本过高,一旦利润变少甚至无利可图,商人就会乾脆多做一点大陆市场的生意,因此疫情带来区域经济结构性的变化,所以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不减反增,而且因为疫情,造成两岸经贸依存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