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英国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前景可观

  中评社北京2月19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英国《每日电讯报》2022年2月11日报道,英国进口商品中,来自中国商品占七分之一。2021年,中国向英国出口价值635亿英镑商品,远超德国的120亿英镑和美国的260亿英镑,英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考虑到英国技术部门已经批准中国第三代先进的核电站技术在英国落地,人们有理由相信,在纷繁复杂东西方关系中,英国仍将成为中国与西方贸易关系改善的领头羊。

  英国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与中国贸易关系源远流长。即使在冷战期间,英国也通过特殊的方式,与中国开展贸易。

  近些年来,中英关系之所以出现波折,除了香港问题之外,英国对美国过度依赖,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英国并不甘心,美国与英国关系始终磕磕绊绊。脱离欧洲联盟之后,英国走投无路,希望加强与美国经济合作关系。可是,英国充分了解美国资本主义的本质,处理与美国关系方面始终坚持“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

  英国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追随美国,目的是为了强化与美国的贸易关系。这种机会主义的策略,使英国和美国关系表面上看似乎牢不可破。不过,在涉及国家利益问题上,英国会毫不犹豫地与美国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访问英国伦敦,希望英国开放保健市场的时候,英国政府断然拒绝。这是因为英国建立了全免费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把英国保健体系作为英国优势通过舞蹈表现出来。如果英国开放自己的保健市场,允许美国保险企业进入,那么,英国国家利益将遭受重大损失。

  这个例子从一个侧面说明,英国在处理与美国关系方面,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换来最大的利益。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始终与中国保持贸易关系。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快速发展,为英国企业提供了大量商业机会。保持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对英国经济复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英国政府在地缘政治关系问题上,加强与美国的联系,试图依靠美国维护自己的军事安全利益,可是,在经贸问题上,英国政府采取非常务实的态度,希望加强与中国合作,借助于中国庞大的市场,发展英国经济。

  对英国政府实用主义贸易政策和务实的外交作风,中国并不感到惊讶。英国在处理对外事务方面,始终坚持实用主义。当年北美地区爆发独立战争,英国被打败之后,英国并没有从北美地区撤出,而是通过加强经贸关系,不断影响美国政治经济走势。英国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从不甘心自己的衰落,英国执政党奉行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在处理与美国关系方面,始终把商业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获取商业利益,不惜屈尊降贵,在军事安全领域,唯美国马首是瞻。

  只要充分了解英国发展历史和现状,人们就会知道,英国经过一系列碰撞之后,一定会掉头向东,加强与中国的关系。英国试图加强与印度的合作,并且强化与日本的战略合作关系。可是,英国政府很快发现,印度经济和英国经济不相匹配,印度发展现代服务业,不能为英国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虽然英国大量进口印度的农产品包括茶叶,但是,印度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对于英国来说,市场容量有限。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可是,日本经济具有封闭性,英国要想在与日本开疆辟土,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非常困难。

  经过一系列探索之后,英国政府毫不犹豫地选择与中国加强合作。虽然中英仍然存在巨大的分歧,在一些问题上矛盾不可调和,但是,英国政府意识到,中国不仅仅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未来将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对于英国经济的复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在处理与英国关系方面,始终坚持政治和经济相对分离原则。中国希望英国尊重中国的国家主权,不要跟随美国,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愿意和英国开展合作,包括原子能领域的合作。中国愿意和英国共同开辟第三方市场,在非洲、东南亚、加勒比海共同发展。但是,中国也清醒地意识到,英国是一个殖民主义国家,在处理一系列重大问题方面,英国有自己的逻辑规则。   首先,英国自诩为世界经济秩序的创建者,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方面,固执己见。中国和英国的合作,必须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之上进行。如果英国不改变自己的规则体系,尊重中国的利益,那么,中国与英国合作不可能一帆风顺。

  近些年来,英国一些会计师组织在中国开展培训工作,希望利用英国的会计准则,训练中国会计人员。中国始终认为,会计是市场经济的通用语言,同时也是开启市场竞争的钥匙,因此,中国欣然接纳英国的会计制度,并且试图借助于英国会计准则,完善中国的会计法律和准则体系。中国与英国在会计领域的合作,前途光明。

  不过,中国充分意识到,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是该国文化价值具体表现,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主权。中国在制定法律制度体系过程中,一方面坚持继承传统,充分借鉴英国等国家的有益经验,但是另一方面,拒绝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

  中国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法治国家。中国在法制建设过程中,愿意借鉴包括英国在内所有国家的行为准则,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法律制度体系。但是,中国绝对不会跪拜英国法律制度体系,在英国普通法和衡平法面前失去判断能力。

  中国一定会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修改完善中国的法律制度体系。中国绝对不会照抄照搬英国的法律规则和司法体系。中国法律规则必须与中国生产关系相适应,并且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整体要求。

  中国鼓励地方立法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中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法制建设,促进中国现代化发展。中国在依法治国过程中,选择了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康庄大道。中国可以借鉴英国的行为规范,但是,绝对不会照抄照搬英国的法律制度体系。

  第二,中国尊重英国的金融体系,愿意借助于英国的金融市场,降低融资成本,实现经济发展。但是,中国绝对不会照抄照搬英国金融监管机制。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借鉴西方国家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建立了中国自己的金融监管体系。中国在金融分业管理基础之上,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监管模式,并且在基金监管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规范。

  但是现在看来,中国在资本市场发展规律探索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必须充分了解资本市场的本质,了解资本市场与资本主义的内在联系,在增加透明度、维护投资者利益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方面,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规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蹈历史覆辙。中国发展资本市场必须克服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市场暗箱操作、少数人控制金融价格的垄断局面。

  第三,中国在与英国开展贸易过程中,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基本原则,在相互尊重基础之上,签订权利义务对等的协议。

  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大改变,就在于美元彻底取代英镑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和支付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建立在美元基础之上的国际金融体系。虽然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英国代表凯恩斯极不情愿,但在美国强大国家实力面前,这位著名经济学家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现实。

  欧洲联盟成立之后,一些成员决定发行统一的货币,英国坚决反对,以极高代价维护英镑主权货币的地位。数字经济时代,英国货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必须和美元、欧元争夺传统货币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必须应对数字货币所带来的冲击。

  对英国政府来说,希望巩固传统货币地位,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国际货币市场,英国必须深刻意识到,只有发行数字货币,才能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要求。中国可以在数字货币领域,与英国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如果英国政府愿意和中国探讨在货币互换基础之上,相互承认数字货币,那么,英国在国际货币市场有可能会迎来转机。反过来,如果英国固步自封,在货币改革方面,拒绝合作,那么,英国在未来货币市场有可能会失去更多的机会。中国愿意在数字货币或者电子货币领域与英国开展业务合作,共同促进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中国和英国的合作,前景无限。   中评社北京2月19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英国《每日电讯报》2022年2月11日报道,英国进口商品中,来自中国商品占七分之一。2021年,中国向英国出口价值635亿英镑商品,远超德国的120亿英镑和美国的260亿英镑,英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考虑到英国技术部门已经批准中国第三代先进的核电站技术在英国落地,人们有理由相信,在纷繁复杂东西方关系中,英国仍将成为中国与西方贸易关系改善的领头羊。

  英国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与中国贸易关系源远流长。即使在冷战期间,英国也通过特殊的方式,与中国开展贸易。

  近些年来,中英关系之所以出现波折,除了香港问题之外,英国对美国过度依赖,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英国并不甘心,美国与英国关系始终磕磕绊绊。脱离欧洲联盟之后,英国走投无路,希望加强与美国经济合作关系。可是,英国充分了解美国资本主义的本质,处理与美国关系方面始终坚持“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

  英国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追随美国,目的是为了强化与美国的贸易关系。这种机会主义的策略,使英国和美国关系表面上看似乎牢不可破。不过,在涉及国家利益问题上,英国会毫不犹豫地与美国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访问英国伦敦,希望英国开放保健市场的时候,英国政府断然拒绝。这是因为英国建立了全免费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把英国保健体系作为英国优势通过舞蹈表现出来。如果英国开放自己的保健市场,允许美国保险企业进入,那么,英国国家利益将遭受重大损失。

  这个例子从一个侧面说明,英国在处理与美国关系方面,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换来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