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天威:台防卫政策有问题 三军统帅是关键
中评社台北2月17日电(记者 张嘉文)中华亚太安全治理学会资深研究员廖天威今天表示,台湾的“国防”政策有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人,他不明指是什么人,但三军统帅是一个关键因素,三军统帅一定要下达决心,一定要有务实的生存战略;战争不会自动开启或结束,“人”是核心,未来应该加强“人”的建设,包括信心、素质、决心。
中国国民党智库“国政基金会”接连两天召开有关两岸是否可能开战以及战争因应座谈会,今天座谈会主题为“我方如何因应中共军事威胁(2022~2027)”,由智库“国安”组召集人林郁方主持,邀请前“国防部长”杨念祖、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罗庆生,中华亚太安全治理学会资深研究员廖天威,“国安院”副研究员舒孝煌等人与会。
座谈会讨论主题包括,台军防卫作战构想、台军战力整建方向、美国与中共在西太平洋的战力分析。
廖天威在会中分析目前“国防”政策与现况,面临的瓶颈与窘境,包括“国防”政策与战略思维的问题,在“国防”与军事战略上,主观成分居多,可操作性甚低。
其次,廖天威说,人员素质与军纪士气的问题,长期以来,忽视人员素质的提升与军队纪律的贯彻,官校学生来源不足,直接影响部队的素质与战力。近年来多起军队脱序的事件,譬如2021年7月,军校男女学生在疫情期间远距上课时,演出“活春宫”事件。这已非“整饬军纪”或“强化内部管理”可以一语带过。
廖天威提到,再来是部队训练与战力存续的问题,以及是后备体制与动员能力的问题,长年以来,后备动员与训练,令人诟病。“国防部”从今年开始采取的新措施—加长训期、次数、行军宿营、不准订外食等,看似是“下猛药”,其实是“急就章”。后备动员体制的改革,源头应从入营开始、退伍启动,并与地方(作战区)结合,不必再从事全台总动员,“国防部”应该将后备教召的频率和流路计算清楚。
廖天威认为,前瞻未来的建军与战力整建方向,如果面临中共在2027年前可能的政治与军事举措,应从五个方向努力,第一、从“国防”体制上来看,民选的三军统帅本身应该要有清晰的“国防”理念,才能有效行使统帅权(Commander in Chief),要勇于改正“国防”与军事战略的不足及缺憾。
廖天威说,第二、从建军备战上来看,持续精进“国防”自主,以“高科技、资电战、不对称作战”为主,建立“量少质精、战力坚强”的军队。第三、从部队训练上来看,台军任务应强化“守土有责”的防卫概念;陆军以“本土防卫”为主,海、空军以“耐受第一击”及“有能力还击”为优先。第四、从后备动员上来看,切实检讨后备动员施训流程、密度与施教课程,结合实况。第五、从兵役制度上来看,现行制度走回“征兵制”没有空间,“全募兵制”现况亦不可能,只有“征募并行”与强化志愿役部队战力,才是能走的路。
中评社台北2月17日电(记者 张嘉文)中华亚太安全治理学会资深研究员廖天威今天表示,台湾的“国防”政策有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人,他不明指是什么人,但三军统帅是一个关键因素,三军统帅一定要下达决心,一定要有务实的生存战略;战争不会自动开启或结束,“人”是核心,未来应该加强“人”的建设,包括信心、素质、决心。
中国国民党智库“国政基金会”接连两天召开有关两岸是否可能开战以及战争因应座谈会,今天座谈会主题为“我方如何因应中共军事威胁(2022~2027)”,由智库“国安”组召集人林郁方主持,邀请前“国防部长”杨念祖、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罗庆生,中华亚太安全治理学会资深研究员廖天威,“国安院”副研究员舒孝煌等人与会。
座谈会讨论主题包括,台军防卫作战构想、台军战力整建方向、美国与中共在西太平洋的战力分析。
廖天威在会中分析目前“国防”政策与现况,面临的瓶颈与窘境,包括“国防”政策与战略思维的问题,在“国防”与军事战略上,主观成分居多,可操作性甚低。
其次,廖天威说,人员素质与军纪士气的问题,长期以来,忽视人员素质的提升与军队纪律的贯彻,官校学生来源不足,直接影响部队的素质与战力。近年来多起军队脱序的事件,譬如2021年7月,军校男女学生在疫情期间远距上课时,演出“活春宫”事件。这已非“整饬军纪”或“强化内部管理”可以一语带过。
廖天威提到,再来是部队训练与战力存续的问题,以及是后备体制与动员能力的问题,长年以来,后备动员与训练,令人诟病。“国防部”从今年开始采取的新措施—加长训期、次数、行军宿营、不准订外食等,看似是“下猛药”,其实是“急就章”。后备动员体制的改革,源头应从入营开始、退伍启动,并与地方(作战区)结合,不必再从事全台总动员,“国防部”应该将后备教召的频率和流路计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