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新闻中心三大细节 记者享高礼遇
中评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林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拉开序幕,大会新闻中心在12日正式启用,为境内外记者采访二十大提供服务保障。在过去三天的实地工作体验和观察中,中评社记者发现今次大会新闻中心有许多贴心周到的细节安排,为记者的采访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细节一:吃住行一条龙服务记者享有高礼遇
此次大会新闻中心为现场采访的记者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包括提供整个会期采访过程中的住宿、餐饮以及交通等。实事求是地说,中评社记者在过去十年间曾参与过数次重大活动报导,但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高级别的记者礼遇。
在住宿方面,新闻中心特别为现场采访记者提供了五星级饭店作为驻地酒店,分别在新闻中心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和相隔一条街距离的西苑饭店。这也是首次国内重大活动为记者提供全过程住宿,极大地节省了记者往返路程时间,而且不论是在新闻中心进行采访工作还是从新闻中心集合出发外出采访都非常方便。同时,为了方便记者做核酸检测,大会还特别在两个驻地门口都设置了核酸检测亭,一直到晚上11点30都有人值班,记者可以根据工作时间安排到门口进行检测。此外,驻地酒店还设有医务室,门口停有120急救车,如果有任何突发情况都可以随时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出行方面,新闻中心更是提供了特别的服务安排。在短短500米不到的两个驻地饭店之间,专门设置了摆渡车接驳记者往返两地,每15分钟就有一班车来往两地。记者观察发现,司机师傅为了不耽误记者的采访和写稿时间,只要有记者上车,哪怕祗有一人,也会立即开往目的地。同时,有几辆车轮替接驳,这对争分夺秒赶稿的记者来说,是非常感动的贴心之举。
此外,大会还为记者提供了一日三餐的免费自助餐。自助餐的餐食丰富、营养搭配均衡,每餐还有不同的老北京特色点心供应,比如豌豆黄等等。既照顾到记者南北方不同口味,也让境外记者有机会品尝到老北京特色风味。同时,在新闻中心的茶歇区还有水果、点心等茶歇供应,方便记者在工作期间可以及时补充能量。中评社记者也注意到,新闻中心的酒店工作人员也都个个训练有素、彬彬有礼。
细节二:设置记者工作区为记者采访提供最佳保障
此次大会新闻中心的另一大细节亮点就是为记者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硬件条件。在过往的国内重大政治采访报导中,因为记者工作区卡位有限,记者席地而坐发稿的情况屡见不鲜。然而,今次却大不一样。中评社记者注意到,新闻中心为了给记者创造一个很好的新闻作业空间,特别在新世纪日航饭店设立了记者工作区,可容纳200个左右工位。仔细观察发现,每个位置上都配备了网络端口,实现5G无线网络覆盖。同时,还设立了记者接待区,为境内外媒体记者提供咨询、接待服务。设立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室、图片室,提供二十大有关广播电视信号和视频资料、图片,媒体记者可下载使用等等。此外,在疫情防控下尽可能地创造采访条件,包括在代表团驻地搭建了10个视频采访室,在新世纪日航饭店搭建了2个视频采访室,媒体记者可在采访室对参会代表进行个别采访。
细节三:以记者为中心广泛听取吸纳记者需求建议
在过去三天在实地的采访活动中,大会新闻中心服务工作还给中评社记者留下了三点深刻印象:一是在外出集体采访活动中,时常遇到会务组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而且他们总是会主动前来询问并且记录下记者对今次采访活动安排的有关意见或建议。据工作人员透露,他们每场采访活动结束后都会开会讨论总结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发现问题后便在下一场采访活动中及时进行调整改进。二是每次采访结束,工作人员都会为媒体记者准备电子版的背景资料介绍和受访者头衔名字,这既节省了记者搜索基本背景资料的时间,也确保了相关信息的准确度。有了这些基础背景资料,记者便可以结合现场的采访内容和细节捕捉观察快速地完成新闻稿。三是主动瞭解记者采访需求,并且征集有关采访问题。中评社记者注意到,在党代表通道采访的报名表中,就特别设有一个专区供记者提交想要问的问题,以及表达希望采访的代表需求。
当然,上述三大细节只是大会新闻中心值得点赞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点点滴滴的细节无法一一罗列。我们认为,新闻中心的各项周到细致安排,充分体现了以“以记者需求为中心”的思想理念。点点滴滴的细节之间,足见大会的用心、细心、暖心。我们也期待,在大会新闻中心的全面保障下,为广大读者带来更多精彩的大会最新消息报导。
中评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林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拉开序幕,大会新闻中心在12日正式启用,为境内外记者采访二十大提供服务保障。在过去三天的实地工作体验和观察中,中评社记者发现今次大会新闻中心有许多贴心周到的细节安排,为记者的采访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细节一:吃住行一条龙服务记者享有高礼遇
此次大会新闻中心为现场采访的记者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包括提供整个会期采访过程中的住宿、餐饮以及交通等。实事求是地说,中评社记者在过去十年间曾参与过数次重大活动报导,但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高级别的记者礼遇。
在住宿方面,新闻中心特别为现场采访记者提供了五星级饭店作为驻地酒店,分别在新闻中心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和相隔一条街距离的西苑饭店。这也是首次国内重大活动为记者提供全过程住宿,极大地节省了记者往返路程时间,而且不论是在新闻中心进行采访工作还是从新闻中心集合出发外出采访都非常方便。同时,为了方便记者做核酸检测,大会还特别在两个驻地门口都设置了核酸检测亭,一直到晚上11点30都有人值班,记者可以根据工作时间安排到门口进行检测。此外,驻地酒店还设有医务室,门口停有120急救车,如果有任何突发情况都可以随时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出行方面,新闻中心更是提供了特别的服务安排。在短短500米不到的两个驻地饭店之间,专门设置了摆渡车接驳记者往返两地,每15分钟就有一班车来往两地。记者观察发现,司机师傅为了不耽误记者的采访和写稿时间,只要有记者上车,哪怕祗有一人,也会立即开往目的地。同时,有几辆车轮替接驳,这对争分夺秒赶稿的记者来说,是非常感动的贴心之举。
此外,大会还为记者提供了一日三餐的免费自助餐。自助餐的餐食丰富、营养搭配均衡,每餐还有不同的老北京特色点心供应,比如豌豆黄等等。既照顾到记者南北方不同口味,也让境外记者有机会品尝到老北京特色风味。同时,在新闻中心的茶歇区还有水果、点心等茶歇供应,方便记者在工作期间可以及时补充能量。中评社记者也注意到,新闻中心的酒店工作人员也都个个训练有素、彬彬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