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优惠吸企业 租金补贴抢人才

  中评社北京6月5日电/据大公报报导,香港与内地自今年2月全面通关后,经济逐步复常,但因香港通关时间较海外地区为迟,复苏之路恐较为落后。有见及此,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厂商会)会长史立德提出香港三招“追落后”的建议,包括: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及“一带一路”地区合作,发挥作为国家国际循环重要节点的功能和优势;提供土地和财税优惠吸引“过江龙”及人才来港;善用国家赋予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定位,配合本港大学出色的科研实力和业界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助力高质量发展。

  史立德相信,只要策略配合得宜,加上“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香港仍是商机处处。\大公报记者李永青

  史立德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尽管香港通关及取消防疫措施的时间较其他地方迟,但自全面通关后,有许多内地省市代表团踊跃来港招商,而多个大型国际展览均吸引大量人流入场,反映香港的固有优势和作为国际经贸中心的地位依然稳固。

  港优势稳固主动拚经济

  然而,史立德强调,香港必须抱住“追落后”的态度,主动出击全力拼经济,千方百计抢企业、抢资金和抢人才。

  “不少行业龙头企业有意落户,证明香港具有吸引力”

  早前特区政府推出一系列抢企业及抢投资措施,更积极走出去说好香港故事,市场反应正面。此外,从“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的代表知悉,他们所联络的企业对落户香港感到兴趣,当中不少是行业龙头,证明香港仍甚具吸引力。

  在吸引企业方面,他认为,特区政府可透过提供土地、财税优惠政策吸引各地资金,又建议向战略性产业提供补贴,以及为他们建构完善的上中下游产业配套,以增加诱因,力争更多抢“过江龙”来港。此外,当局应设法吸引港资企业回流,其中可行建议是在“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之下,增设促进港资企业回流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和专案小组,为他们提供及时、贴身和适切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