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珍:两岸未解 台湾参与区域经济组织难
中评社台北2月22日电(记者 倪鸿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今年元旦正式上路,对中美对抗格局具有地缘政治意义,前“政务委员”、现代财经基金会董事长兼台湾综合研究院董事长黄辉珍今天下午在一场财经论坛里指出,当前两岸关系未解,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就碰到一个很难跨过的门槛。
现代财经基金会董事长兼台湾综合研究院董事长黄辉珍下午主办“亚太经济整合新局与台湾的挑战”论坛,台湾综合研究院与台湾省商业总会协办,主持人为现代财经基金会副董事长、“国策顾问”李伸一,与谈人包括政治大学经济系特聘教授庄奕琦,中华经济研究院所长刘孟俊,淡江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中山大学政治系教授辛翠玲与谈。
黄辉珍指出,当前两岸关系未解,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就碰到一个很难跨过的门槛,在这情况下,台湾这么强劲的经济体如何突破困难?在这局限性下还能继续发展,除了学者建设性的讨论与建议,政府应统筹各方面的关系与情况,寻求突破的方向与路径,让台湾的经济能在这新局面里还能生机勃勃,能有前瞻性的、进一步的发展。
李伸一指出,RCEP按规定今年元旦起正式上路,RCEP涵盖15个国家、22.7亿人口、经济规模高达26兆美元,出口金额超过5.2兆美元;其GDP占全球GDP的三成,不论对东亚区域贸易水平的提升,投资成长的促进,或对东亚区域产业供应链的重组和价值链的连结,意义非凡,影响至巨,这显示“中国崛起”、“美中竞争”两个更深远的地缘政治意义。
李伸一说,RCEP在中国主导下已成为区域内部最大贸易伙伴,让美国难在经济领域孤立中国,美国近年虽积极筹组地缘政治联盟来遏制中国,但在经济利益下,RCEP成员不易选择脱钩中国。
李伸一表示,RCEP占台湾出口金额59%,虽然政府指RCEP成员出口的70%产品因享受加入资讯科技协定(ITA)免除关税,对台冲击有限,但这不是只有关税调整而已,还有投资、服务贸易等非关税壁垒的排除。台湾市场规模较小,资源能量有限,只能透过洽签自由贸易协定(FTA)或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才能拓展出口市场、促进经济持续成长,但两岸关系陷入僵局,短期内难参与RCEP。
李伸一指出,即便台湾去年9月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但与其成员国谘商谈判的过程实难掌握,因此台湾有必要思考因应之道。
中评社台北2月22日电(记者 倪鸿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今年元旦正式上路,对中美对抗格局具有地缘政治意义,前“政务委员”、现代财经基金会董事长兼台湾综合研究院董事长黄辉珍今天下午在一场财经论坛里指出,当前两岸关系未解,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就碰到一个很难跨过的门槛。
现代财经基金会董事长兼台湾综合研究院董事长黄辉珍下午主办“亚太经济整合新局与台湾的挑战”论坛,台湾综合研究院与台湾省商业总会协办,主持人为现代财经基金会副董事长、“国策顾问”李伸一,与谈人包括政治大学经济系特聘教授庄奕琦,中华经济研究院所长刘孟俊,淡江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中山大学政治系教授辛翠玲与谈。
黄辉珍指出,当前两岸关系未解,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就碰到一个很难跨过的门槛,在这情况下,台湾这么强劲的经济体如何突破困难?在这局限性下还能继续发展,除了学者建设性的讨论与建议,政府应统筹各方面的关系与情况,寻求突破的方向与路径,让台湾的经济能在这新局面里还能生机勃勃,能有前瞻性的、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