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叹沦边城:沙头角,太落后了!
在千呼万唤下,特区政府最近透露,正计划开放沙头角禁区,明年首季开始,每日将开放1000个名额予市民观光,在规划重建新沙头角口岸时,与深圳拟实施“一地两检”或“两地一检”过关安排。
有学者和议员表示,现在正是全面开放沙头角和中英街的最好时期,希望政府尽快落实蓝图。沙头角发展势在必行,更要快马加鞭!
“真系想唔到中英街嗰边(深圳方)发展得咁快、咁好!当时见那边楼价涨了成百万,就卖走了,想唔到现在涨多好几倍!”沙头角盐寮下村渔民村村长李大贵(贵哥)向大公报记者感叹道。
58岁的贵哥表示,沙头角人口约3000人,大部分是盐寮下村的前村民及其后代,因为地点隔涉和经济长期落后,几十年来不少居民或长途跋涉出外打工、或搬出市区生活另谋发展,沙头角成了“边城”。“以前水上人穷,根本没书读,八兄妹中我排最细,之前的阿哥和家姐都无读过书。后来大哥出市区打工并开了毛织厂,经济稍好后,家里才有钱供我读书。”读完初中后,贵哥离开沙头角到粉岭谋生,“那时的粉岭有好多工厂,就业机会也多。”
村民:加速发展为下一代着想
贵哥由做货运再到跑运输,20多岁时创业做老板经营运输。到90年代初,内地经济起飞,跨境运输业发达,贵哥转做跨境货车司机。因为爱好足球和龙舟等体育活动,30年来贵哥不时代表沙头角带队返内地参赛,在两地获奖无数,他亲身感受到国家发展变富强的惊人进步。
对于开放、发展沙头角,贵哥表示居民既喜亦忧,有人担心在各方面配套未成熟下,一旦全面开放会扰乱社区宁静的生活,“沙头角地方好细,大家都熟口熟面,即使夜不闭户都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