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文仪:俄乌战争 西方国家的伪善很清楚
中评社高雄2月26日电(记者 高易伸)俄罗斯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入侵乌克兰,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对世人表达出孤军奋战,且不见任何国家与他们一同战斗的悲愤。文藻外语大学国际事务学系主任、副教授赖文仪25日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乌克兰的命运本周四就被决定了,乌克兰将回到大斯拉夫民族千年以来的政治地缘边上,成为南俄大草原西面镇守俄罗斯庞大国家的门户。
赖文仪还说,对于那些带领乌克兰进入残酷战争的“人们”,正如同苏联诺贝尔文学作家肖洛霍夫作品《静静的顿河》中的名句“种风的人、收获的是风暴”。
赖文仪,1975年生,台湾台中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国际关系博士,现为文藻外语大学国际事务学系副教授、系主任。学术领域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政策、政治理论等。
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进入第二天,乌克兰似乎挡不住俄军的攻势。乌方25日表示希望和平且愿意与俄罗斯谈判,对于乌克兰中立地位等议题也可谈,不过普京似乎冷处理这项要求。
对此,赖文仪说,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的伪善其实很清楚,当西方国家把财富攒在自己手上时,却无视全球八成人口的贫穷,又以思想的方式谴责非我族类,然后去想为何会有流氓国家要以暴力手段去改变西方霸权?
赖文仪说,“国际关系”其实是要说服大家有些基本的理论与理解,这才能创造和平。这月前他曾评估俄乌间不会开战,美国也不会加入战局。但他没想到普京竟发动战争。当时他乐观以为,乌克兰面对俄罗斯的威吓,泽伦斯基应会示弱,并连带让普京没有开战动机,但这样的分析是错误的,因为他高估了泽伦斯基的理性选择能力。
俄乌战争过后,对于普京或国际有什么影响与变化?
赖文仪说,上周四俄罗斯外长开玩笑说,欧洲历史上还没有星期四开战的纪录;这周四俄军就开战了。普京的反覆唯一被成功预测的,就是对中国的尊重,因为他真的等到北京冬奥全结束后才开始。但他观察今天的战争并非普京初始的计划,但经过这两个月的观察后,普京认为乌克兰并没有决心抵抗,所以他从威胁再到要求谈判、稳定乌东、控制黑海及俄语区、或者第聂伯河以西、全产煤区,到最后的“全面香港化乌克兰”,就是收拾掉乌克兰的武装力量,让乌方自治。
赖文仪指出,美国与欧洲对于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文化妖魔化、战略压迫,其实都没断过,苏联解体之后长达十年的俄罗斯脱亚入欧尝试,如今看来确实向是普京所说的灾难。西方与俄罗斯之间几乎没有和解的空间,而美国舆论目前一致把俄乌战争的责任怪到中国的声调,确实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赖文仪说,俄乌开战之前,北约一再鼓励乌克兰冲,但这种叫阵是关乎北约的利益,必非乌克兰的利益。再说,承诺北约不继续东扩有这么难吗?冷战之后,俄罗斯已持续衰弱,西方的防御纵深已达上千里,且经济产值是俄罗斯的30倍以上,到底西方国家有多没安全感,需要鼓励乌克兰这样赴汤蹈火,维护西方霸权?
赖文仪表示,乌克兰作为一个缓冲国的好处就是,双边都把你当成唐三藏,奉承的很。但既然有这好处就应该两边都拿、或两边都安抚,哪有择一而终的道理或选择?
中评社高雄2月26日电(记者 高易伸)俄罗斯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入侵乌克兰,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对世人表达出孤军奋战,且不见任何国家与他们一同战斗的悲愤。文藻外语大学国际事务学系主任、副教授赖文仪25日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乌克兰的命运本周四就被决定了,乌克兰将回到大斯拉夫民族千年以来的政治地缘边上,成为南俄大草原西面镇守俄罗斯庞大国家的门户。
赖文仪还说,对于那些带领乌克兰进入残酷战争的“人们”,正如同苏联诺贝尔文学作家肖洛霍夫作品《静静的顿河》中的名句“种风的人、收获的是风暴”。
赖文仪,1975年生,台湾台中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国际关系博士,现为文藻外语大学国际事务学系副教授、系主任。学术领域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政策、政治理论等。
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进入第二天,乌克兰似乎挡不住俄军的攻势。乌方25日表示希望和平且愿意与俄罗斯谈判,对于乌克兰中立地位等议题也可谈,不过普京似乎冷处理这项要求。
对此,赖文仪说,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的伪善其实很清楚,当西方国家把财富攒在自己手上时,却无视全球八成人口的贫穷,又以思想的方式谴责非我族类,然后去想为何会有流氓国家要以暴力手段去改变西方霸权?
赖文仪说,“国际关系”其实是要说服大家有些基本的理论与理解,这才能创造和平。这月前他曾评估俄乌间不会开战,美国也不会加入战局。但他没想到普京竟发动战争。当时他乐观以为,乌克兰面对俄罗斯的威吓,泽伦斯基应会示弱,并连带让普京没有开战动机,但这样的分析是错误的,因为他高估了泽伦斯基的理性选择能力。
俄乌战争过后,对于普京或国际有什么影响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