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上海公报》显示美国接受一中原则
中评社华盛顿2月24日电(记者余东晖)50年前尼克松访华时的国安顾问基辛格24日指出,《上海公报》谈台湾问题的本质在于,美国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中国表示对统一很有耐心。这些原则在随后的两个联合公报中得以强化,成为两国讨论的基本框架。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上海美国商会、百人会美东时间24日晚间联合在美国和中国同步举行《上海公报》50周年纪念会。作为尼克松访华的仍在世的最重要当事人,基辛格应邀在纪念会上致辞。
基辛格认为,《上海公报》是历史上最非凡的外交文件之一。他介绍了《上海公报》形成的背景,指尼克松当时认为应当与中国建立联系,其战略意图是想打开国际体系。
在基辛格1971年秘密访华之后,中美双方展开了后续的沟通对话,为《上海公报》做准备。毛主席曾提出过一个建议,即讨论时应说明双方的分歧,以便突出可能达成的任何协议。
基辛格以此说明双方“求同存异”的重要性。他说,双方由此原则达成的文件就是非同寻常的,其中包含了四、五个协议,比如美方确认不挑战一中概念。所以《上海公报》成为美中关系的指导性原则。
基辛格特别指出,《上海公报》谈台湾问题的本质是,首先美国接受一中原则,不支持“两个中国”政策;中国表示对终极统一的过程可能会很有耐心。他说,那些原则在随后几年的另外两个联合公报中得以强化,成为维持双方讨论的基本框架。
美国非官方机构举办这个纪念活动之时,美中关系正处于低潮期,两国合作意愿大大减弱。美国官方至今没有就尼克松50年前的历史性访华做任何表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23日被记者问到是否会评论尼克松访华时,表示没有计划这么做。
基辛格强调,世界依赖两个技术最先进国家的永久性对话,以合作、和平的态度努力取得分歧的解决,这是建立世界秩序的关键。
中评社华盛顿2月24日电(记者余东晖)50年前尼克松访华时的国安顾问基辛格24日指出,《上海公报》谈台湾问题的本质在于,美国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中国表示对统一很有耐心。这些原则在随后的两个联合公报中得以强化,成为两国讨论的基本框架。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上海美国商会、百人会美东时间24日晚间联合在美国和中国同步举行《上海公报》50周年纪念会。作为尼克松访华的仍在世的最重要当事人,基辛格应邀在纪念会上致辞。
基辛格认为,《上海公报》是历史上最非凡的外交文件之一。他介绍了《上海公报》形成的背景,指尼克松当时认为应当与中国建立联系,其战略意图是想打开国际体系。
在基辛格1971年秘密访华之后,中美双方展开了后续的沟通对话,为《上海公报》做准备。毛主席曾提出过一个建议,即讨论时应说明双方的分歧,以便突出可能达成的任何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