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母亲不在身边的母亲节 侯友宜返嘉悼母
中时新闻网报导,侯友宜表示,这是手机日历里,五月第二个星期天的注记,也是见母亲最后一面时的约定,今年母亲节他早早订了这日高铁票,天一亮,就搭车南下直奔朴子老家,回到老家,房内摆设依旧,床边的躺椅仿佛还在等待着什么,空气里的味道是那么地熟悉,一年过去了,母亲的离去还是如此不真实,直到轻抚床单,余温不再,才意识到生死两茫茫已然一年。
侯友宜说,今天是为母亲作对年的日子,也刚好是母亲节,思亲念亲,格外强烈,但子欲养而亲已不在,他自走到牌位前,点上一炷清香,轻唤一声“阿母,我友宜啦....”不等袅袅轻烟催泪,未语眼眶已泛红。
侯友宜回忆母亲指出,阿母是位平凡朴实的女性,在那个农村年代,丈夫是她的天,孩子就是她的全世界。面对嗷嗷待哺的四个孩子,即使家计困窘,米缸时常见底,阿母怕孩子们饿着、冻着了,总是想尽办法让我们兄弟姐妹吃饱穿暖。
有时猪肉摊卖不出去的猪杂搜罗回家,一经她的巧手,就成了一锅香味四溢的卤料;卖不掉的脊髓骨,让爸爸愁眉苦脸,我们不懂事的四张小嘴却乐不可支,因为妈妈总会费尽心思秘制成猪骨料理满足我们的胃,但更让他心心念念的还是那颗妈妈的荷包蛋,国中开始带便当后,妈妈总是省吃俭用存下钱来多买些鸡蛋,尽可能在便当里多加一颗金黄饱满的香煎荷包蛋,为我补充营养,蛋汁包着白米的滋味,也包着母爱的滋味,那是我这辈子无法忘怀的乡愁。
侯友宜说,几个孩子中,阿母和他的感情特别好“可能因为我是最小的儿子吧”,幼时的他调皮又贪玩,有时还会玩到忘了回家吃饭,书也念的不是顶好,但是从不见苛责,给他任何课业压力,唯一苦口婆心的要求就是不能学坏!
阿母给他的爱、尊重与包容,深深影响着他的待人处事,她让他瞭解到凡事皆要正向思考,这也使得出社会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人,更懂得尊重与包容。
侯友宜说,阿母给的远比他带给她的多太多,尤其让他深感歉疚的是高中毕业考上警官学校后只身北漂,因保家卫民的职责所在,能回家的机会少之又少,多数只能透过电话表达对阿母的关爱,每回接通电话,就像那句熟悉的广告词“妈,我阿荣啦!”电话另一头的阿母总会马上抢着问我“友宜啊!身体好不好?”挂记着我“有没有吃饱?”简短的一句对话,背后是妈妈无尽的爱。
侯友宜说,每当有机会回家,见到已经看不见我的阿母,鼻头总是一阵酸,多希望能时时刻刻随侍在老人家身旁,但阿母知道他的使命感很重,为让他安心,总说她很勇健,要他别担心,在外努力打拚就好。
“自古忠孝两难全”侯友宜说,阿母离开那一刻,因公无法陪伴在侧,成了这辈子对阿母最大的亏欠,但他知道阿母希望他以公务为重,化悲伤为更大的力量,保护更多的人,带给更多人幸福,才是她在天之灵所盼望。
侯友宜说,阿母从不期待能带给她多少荣耀,只期盼孩子健康平安,他的平凡妈妈,养育出他这个平实的孩子,她给予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养成了我凡事必须无愧于心、务实做好每件事的人生态度,就像她对自己的问候“友宜,哩吃饱没?”,虽然清淡如白开水,却是生命的必须。
侯友宜说,今年没机会当面向阿母再说声“母亲节快乐”了,心中难免感慨,深深体会“爱要及时,爱要把握当下”,但他知道阿母未曾远离,她的叮咛,不时在我耳边响起,她朴实努力的精神,将由他延续下去!
侯友宜最后表示,亲爱的阿母,以及天下所有的妈妈,祝福您们母亲节健康平安!
中时新闻网报导,侯友宜表示,这是手机日历里,五月第二个星期天的注记,也是见母亲最后一面时的约定,今年母亲节他早早订了这日高铁票,天一亮,就搭车南下直奔朴子老家,回到老家,房内摆设依旧,床边的躺椅仿佛还在等待着什么,空气里的味道是那么地熟悉,一年过去了,母亲的离去还是如此不真实,直到轻抚床单,余温不再,才意识到生死两茫茫已然一年。
侯友宜说,今天是为母亲作对年的日子,也刚好是母亲节,思亲念亲,格外强烈,但子欲养而亲已不在,他自走到牌位前,点上一炷清香,轻唤一声“阿母,我友宜啦....”不等袅袅轻烟催泪,未语眼眶已泛红。
侯友宜回忆母亲指出,阿母是位平凡朴实的女性,在那个农村年代,丈夫是她的天,孩子就是她的全世界。面对嗷嗷待哺的四个孩子,即使家计困窘,米缸时常见底,阿母怕孩子们饿着、冻着了,总是想尽办法让我们兄弟姐妹吃饱穿暖。
有时猪肉摊卖不出去的猪杂搜罗回家,一经她的巧手,就成了一锅香味四溢的卤料;卖不掉的脊髓骨,让爸爸愁眉苦脸,我们不懂事的四张小嘴却乐不可支,因为妈妈总会费尽心思秘制成猪骨料理满足我们的胃,但更让他心心念念的还是那颗妈妈的荷包蛋,国中开始带便当后,妈妈总是省吃俭用存下钱来多买些鸡蛋,尽可能在便当里多加一颗金黄饱满的香煎荷包蛋,为我补充营养,蛋汁包着白米的滋味,也包着母爱的滋味,那是我这辈子无法忘怀的乡愁。
侯友宜说,几个孩子中,阿母和他的感情特别好“可能因为我是最小的儿子吧”,幼时的他调皮又贪玩,有时还会玩到忘了回家吃饭,书也念的不是顶好,但是从不见苛责,给他任何课业压力,唯一苦口婆心的要求就是不能学坏!
阿母给他的爱、尊重与包容,深深影响着他的待人处事,她让他瞭解到凡事皆要正向思考,这也使得出社会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人,更懂得尊重与包容。
侯友宜说,阿母给的远比他带给她的多太多,尤其让他深感歉疚的是高中毕业考上警官学校后只身北漂,因保家卫民的职责所在,能回家的机会少之又少,多数只能透过电话表达对阿母的关爱,每回接通电话,就像那句熟悉的广告词“妈,我阿荣啦!”电话另一头的阿母总会马上抢着问我“友宜啊!身体好不好?”挂记着我“有没有吃饱?”简短的一句对话,背后是妈妈无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