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唱俄乌战争论 高少凡:美国有4个盘算

高少凡。(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中2月23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美国频对外示警俄罗斯将入侵乌克兰,东海大学国际学院国际经营管理学位学程副教授高少凡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片面释放俄乌战争军情,显然跟当事国及欧陆诸国的态度不同调,主因在于,美国希望促使俄国开火,好从中获取战争红利,这当中有4个盘算,包括炒作能源期货、提振美国军工复合体、抑制美元通膨、重拾主导欧洲事务的话语权。

  高少凡,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国际关系博士、觉行生命教育基金会董事,曾任东海大学国际长、东海大学国际学院筹备处主任、铭传大学国际长等职。研究领域包括中国与东协研究、东亚与东南亚区域研究、国际关系理论与实务。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边境危机一触即发,美国白宫近来频频对外揭露俄国军情资讯,警告国际社会“俄罗斯随时可能入侵乌克兰”,并明指时间点可能就在北京冬季奥运闭幕2月20日前后,甚至称俄国可能对基辅实施斩首行动,相关言论引起国际紧张。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则驳斥称,当前情势平稳,更批评西方阵营传递相关资讯,只徒增恐慌,无助情势平缓。

  分析美国举措,高少凡表示,这次俄乌边境危机可以发现,美国与欧陆诸国以及俄乌当事国所展现的态度截然不同。俄国总统普京已多次强调尚未规划出兵乌克兰,还在等候谈判协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对外表示,境内情势平稳;欧盟的法国、德国等列强也积极展开外交斡旋,希望冲突可以和平落幕。唯独美国在国际间高唱战争论,显然美国别有所图。

  高少凡指出,俄罗斯在1月底部署10到15万重兵于乌克兰边境,如此大动作集结兵力,有违现代战争策略,很明显俄国是在藉此堆砌谈判筹码,向乌克兰乃至于北约施压,要求对方妥协。否则从2008年俄罗斯与乔治亚的5日战争模式来看,俄国若真想入侵乌克兰,打闪电战的方式即可,根本不需要部署重兵。

  然而,美国却不断对外塑造战争氛围。高少凡提到,对照2003年美国片面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举动,或可见端倪,日前病逝的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Colin Powell)曾在2003年2月5日的联合国安理会上拿出一瓶疑似洗衣粉的不明物,指责萨达姆当局暗藏生化武器,并以此为理由要求联合国允许对伊拉克出兵,随后小布什政府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单方面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并从中获利。也就是说,美国操作“军情资讯”合理化战争行为,且获取战争红利的举措,斑斑可考。   因此,高少凡合理推测,美国也企图在俄乌危机当中,获取战争红利,否则为何在法国总统马克宏等欧陆大国,不断与莫斯科遂行外交斡旋之际,美国却在一旁敲边鼓,高唱战争论?就是因为俄罗斯倘若出兵攻打乌克兰,对美国才有好处。

  高少凡进一步指出,美国鼓动俄乌战争至少有4个盘算,首先是炒作能源期货,一旦战争开打,从俄罗斯穿越波罗的海一直到德国的北溪天然气管道必然中断,欧洲大陆40%以上的天然气来源出现缺口,美国可望介入发财,美国的页岩油气能够卖出去,如此一来就可以回馈美国的经济。

  其次是抑制美元通膨。高少凡表示,如果战争开打,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必然上涨,而到目前为止,石油、天然气的国际能源交易仍然是以美元计价,因此将有更多的美元可以回流美国,能够冲销美国的通货膨胀,促进货币政策紧缩、美元升息。

  第三是重拾主导欧洲事务的话语权。高少凡说明,假设俄罗斯落入美国圈套开战,美国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带动欧盟西方阵营,共同对抗具有侵略野心的普京,美国可以重新主导欧洲事务。由于在美国撤军阿富汗等一系列争议下,欧洲诸国对美国的不信任感扩大,欧美疏离,欧洲人的自觉,美国失去主导欧洲事务的影响,如果俄乌战事爆发,美国就有机会重返欧洲,尤其美国是北约的领衔国,更可望重拾主导欧洲事务。

  第四则是提振美国军工复合体。高少凡指出,俄乌冲突若提升至战争态势,便可以实质上带动美国的军产复合体的工业,像雷神(Raytheon)、波音(Boeing)等军事、飞航相关产业链都可望获利,而众所周知美国的军火工业是该国重要的经济来源,只要战争引爆,就可以加速带动美国的军产、军工、军品、军备的供需,这对活络拜登低迷的民调有正面效果。

高少凡。(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中2月23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美国频对外示警俄罗斯将入侵乌克兰,东海大学国际学院国际经营管理学位学程副教授高少凡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片面释放俄乌战争军情,显然跟当事国及欧陆诸国的态度不同调,主因在于,美国希望促使俄国开火,好从中获取战争红利,这当中有4个盘算,包括炒作能源期货、提振美国军工复合体、抑制美元通膨、重拾主导欧洲事务的话语权。

  高少凡,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国际关系博士、觉行生命教育基金会董事,曾任东海大学国际长、东海大学国际学院筹备处主任、铭传大学国际长等职。研究领域包括中国与东协研究、东亚与东南亚区域研究、国际关系理论与实务。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边境危机一触即发,美国白宫近来频频对外揭露俄国军情资讯,警告国际社会“俄罗斯随时可能入侵乌克兰”,并明指时间点可能就在北京冬季奥运闭幕2月20日前后,甚至称俄国可能对基辅实施斩首行动,相关言论引起国际紧张。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则驳斥称,当前情势平稳,更批评西方阵营传递相关资讯,只徒增恐慌,无助情势平缓。

  分析美国举措,高少凡表示,这次俄乌边境危机可以发现,美国与欧陆诸国以及俄乌当事国所展现的态度截然不同。俄国总统普京已多次强调尚未规划出兵乌克兰,还在等候谈判协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对外表示,境内情势平稳;欧盟的法国、德国等列强也积极展开外交斡旋,希望冲突可以和平落幕。唯独美国在国际间高唱战争论,显然美国别有所图。

  高少凡指出,俄罗斯在1月底部署10到15万重兵于乌克兰边境,如此大动作集结兵力,有违现代战争策略,很明显俄国是在藉此堆砌谈判筹码,向乌克兰乃至于北约施压,要求对方妥协。否则从2008年俄罗斯与乔治亚的5日战争模式来看,俄国若真想入侵乌克兰,打闪电战的方式即可,根本不需要部署重兵。

  然而,美国却不断对外塑造战争氛围。高少凡提到,对照2003年美国片面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举动,或可见端倪,日前病逝的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Colin Powell)曾在2003年2月5日的联合国安理会上拿出一瓶疑似洗衣粉的不明物,指责萨达姆当局暗藏生化武器,并以此为理由要求联合国允许对伊拉克出兵,随后小布什政府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单方面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并从中获利。也就是说,美国操作“军情资讯”合理化战争行为,且获取战争红利的举措,斑斑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