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全产业链出海“圈粉”

  中评社北京5月5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导,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311.1万辆,超过德国成为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一季度这一趋势延续,中国汽车出口超过99万辆,同比增长70.6%。不仅是出口数量持续增长,中国汽车的出海“版图”也在不断扩大,已经延展到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更在产品设计和智能化方面以创新快速“圈粉”。种种迹象表明,一个属于中国汽车的“新航海时代”正在开启。

  双向奔赴 国际化进入新阶段

  在刚刚落幕的2023上海车展上,“出海”成为重要的关键词,极氪汽车、高合汽车等表示即将出征欧洲,去汽车历史最悠久、发展最成熟的市场闯荡一番。而一些出海已经“轻车熟路”的车企,则不断加码在海外的投资。在过去的一周内,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上汽集团更是连续宣布了两项新投资。

  上汽集团5月2日宣布,位于泰国春武里府合美乐工业区的上汽正大新能源产业园区正式奠基开工。这一占地12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将聚焦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一期工程年内竣工,整体项目将于2025年建成。

  此前于4月30日,上汽集团宣布,旗下企业上汽通用五菱与印度尼西亚海洋与投资统筹部正式签署新能源汽车新项目投资谅解备忘录,将积极扩大在印尼投资,向当地市场导入更多新能源车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在上海车展上,外资企业本土化与中国企业国际化形成双向奔赴。”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周敏浩说,一方面,外资企业针对中国市场发布的专属产品和技术越来越多,这是中国汽车市场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成熟的标志;另一方面,中国车企加速全球布局,“出海”方式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从产品、技术到价值链各环节均具备了一定的品牌竞争力,这样的双向奔赴也表明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已经进入了新阶段。

  面向全球 更好满足海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