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挤爆寺庙 寻觅心灵慰借

  中评社北京5月10日电/据大公报报导,谁也没有料到,这个春天,日日香火不断的寺庙会成为内地年轻人假期出游的热门目的地。

  近日,内地旅游网站“去哪儿”联合社交平台小红书发表报告,报告总结了2023年以来十大旅行趋势,以祈愿、礼佛、“积功德”为乐的“上香青年”赫然在列,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更是选择走进寺院禅修,过一种与“佛”相伴的“佛系”生活。无论是为了挥别焦虑,释放压力还是寻求慰借,“佛系”青年们是否又真的在佛光沐浴之下,获得了内心的平静,找到了灵魂栖息之所?/大公报记者 俞昼杭州报导

  “我四点半起床,五点半赶到(杭州)灵隐寺,前面居然排了一百多人!”经历一个半小时苦苦等待、开闸后百米冲刺、人挤人的挑选付款,小提子(化名)喜气洋洋地给两串十八籽手串拍照,发到微信朋友圈,“光是问我能不能帮忙代购的朋友,就有七八位,几乎都是90后、00后。”

  杭州法喜寺、南京鸡鸣寺、洛阳白马寺、西安广仁寺……近些日子,“诚心礼佛”的年轻人前仆后继,冲向内地各省知名寺庙的每一座佛堂。有网友表示,她在北京雍和宫磕头的时候,由于人群拥挤,甚至连头发都被踩掉了一缕。打开小红书,以“寺庙求佛教程”为卖点的旅行攻略可谓铺天盖地,有的根据愿望的不同类型划分,如学业、事业、财运等,教“新手”如何“求对佛”;有的则贴心地列出一长串前往寺庙礼佛的行为禁忌,给“新手”以参考。

  年轻人涌入寺院,最简单的目的,无非“许愿祈福”。而美观大方、寓意吉祥同时由寺院“开光”的各类周边商品,也由此被视为福气的化身、转运的神器,逐渐变成年轻香客们的必备好物:从手串、香囊、护身符到更为现代化的冰箱贴,各大寺庙针对年轻人的喜好推出的文创商品备受欢迎。

  直播“代请”手串 祈福许愿转运

  “早点请回家,早点福气到家。”深夜十一点半,抖音直播间“北京雍和安康”的两位主播仍在卖力地讲解可一键购买的雍和宫手串,当有人下单购买时,两人齐声道贺:“恭喜师兄(佛教居士互称),六时吉祥!”作为寺庙手串中的“顶流”,北京雍和宫官方并未开通任何线上店铺售卖手串。要想“请”一串手串回家,除了远赴北京,便是委托他人“代请”来得最为实惠,也催生了“直播代请”这门奇妙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