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预测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4.8%
中评社华盛顿1月28日电(记者余东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2年中国经济将增长4.8%。面对经济增长放缓之势,IMF董事会建议中国继续采取适当政策,支持经济再平衡,并推动关键结构性改革取得进展,向高质量、平衡、包容和绿色增长过渡。
根据IMF章程第四条款规定,每年IMF要与其成员就宏观经济政策和状况进行磋商,做出评估报告,并由IMF执行董事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2021年IMF与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去年11月份进行,IMF于12月提出工作报告,执行董事会于1月14日完成商议。
IMF评估报告认为,2021年中国的经济复苏推进良好,但缺乏平衡性,恢复势头也有所放缓。其原因有:政策支持迅速撤回;虽然防疫工作取得了成功,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爆发,消费恢复缓慢;降低房地产杠杆的政策导致房地产投资放缓等。
IMF预计,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4.8%,2022年的减速部分反映了基数效应的减弱,同时私人消费和房地产投资的减缓也在增加不利因素。因此,预计在2022年经济明显减缓的势头仍在持续,核心CPI通胀预计将保持温和,低于约3%的目标水平。2022年经常项目顺差将从2021年的(GDP)的1.8%减少到1.5%。
IMF指出,2021年初,中国财政政策开始收缩,反映出政策制定者将重点从支持复苏转向去杠杆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公共投资的减少,但一些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仍在继续,包括对小型企业的选择性减税和降费。扩大后的政府一般基本赤字(包括预期预算外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从2020年的19.4%下降到2021年的15.4%。
与2020年相比,中国货币政策适度收紧,因为主要货币市场利率相对于疫情低点有所上升,而且尽管继续实施结构性信贷政策,引导银行信贷流向小企业,但2021年总体信贷增长放缓。
IMF指出,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向高质量增长转型的必要条件。当前中国经济的平衡、包容和绿色增长在核心领域的进展并不均衡。虽然中国的气候战略随着具体行动计划的发布而开始成形,但在关键的实际部门改革方面几乎没有取得进展,包括在国有企业和私营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中立领域。针对科技行业的一波监管政策措施,虽然旨在加强竞争、保护消费者隐私和数据治理,但增加了政策的不确定性。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在采取旨在去杠杆化的政策措施后面临的财务压力,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
对IMF报告进行讨论的执行董事们呼吁,中国继续采取适当政策,支持经济及其再平衡,并推动关键结构性改革取得进展,向高质量、平衡、包容和绿色增长过渡。他们建议财政支持进一步加强社会保护,以减少家庭的预防性储蓄,促进向消费和服务业的再平衡。
董事们鼓励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进一步现代化和提高汇率灵活性。部分董事亦指出,进一步提高外汇干预的透明度,以及为每日交易区间制定中间平价是有裨益的。
董事们一致认为,为了保持未来的增长,中国有必要通过重新加速关键的实体部门改革来提高生产率。他们强调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加强公司治理、确保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市场中立性的重要性。多数董事还建议,在进行这些改革的同时,应取消对国有企业的隐性担保。
董事们同意中国监管当局加强公平竞争、消费者隐私和数据治理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他们建议以透明和可预测的方式实施监管措施,包括针对技术领域的监管措施,以减少政策的不确定性。
董事们对中国决策当局为减少财政脆弱性所做的努力表示欢迎。他们强调防范房地产行业风险的重要性,包括加强监管、风险暴露透明度、政策协调和沟通。董事们亦建议采取宏观审慎及结构性措施,以减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风险。他们欢迎决策当局正在努力解决企业高杠杆问题,并鼓励他们加强基于市场的破产和处置框架。
董事们欢迎中国的气候战略已经开始成形,并在最近提出了里程碑式的目标。大多数董事注意到到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的计划,同意加速脱碳工作将节省成本,并减少延迟实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风险。
董事们欢迎中国继续在全球抗击大流行的斗争中发挥作用,包括为获得疫苗提供便利。他们还对中国将部分特别提款权用于支持低收入和弱势国家的复苏表示欢迎。董事们强调,中国在应对全球挑战的多边努力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及时和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债务处理共同框架,以使低收入国家的债务处于可持续基础上;应对气候变化,帮助世界实现基础广泛的绿色复苏;为构建更加开放、稳定、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作出贡献。
中评社华盛顿1月28日电(记者余东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2年中国经济将增长4.8%。面对经济增长放缓之势,IMF董事会建议中国继续采取适当政策,支持经济再平衡,并推动关键结构性改革取得进展,向高质量、平衡、包容和绿色增长过渡。
根据IMF章程第四条款规定,每年IMF要与其成员就宏观经济政策和状况进行磋商,做出评估报告,并由IMF执行董事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2021年IMF与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去年11月份进行,IMF于12月提出工作报告,执行董事会于1月14日完成商议。
IMF评估报告认为,2021年中国的经济复苏推进良好,但缺乏平衡性,恢复势头也有所放缓。其原因有:政策支持迅速撤回;虽然防疫工作取得了成功,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爆发,消费恢复缓慢;降低房地产杠杆的政策导致房地产投资放缓等。
IMF预计,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4.8%,2022年的减速部分反映了基数效应的减弱,同时私人消费和房地产投资的减缓也在增加不利因素。因此,预计在2022年经济明显减缓的势头仍在持续,核心CPI通胀预计将保持温和,低于约3%的目标水平。2022年经常项目顺差将从2021年的(GDP)的1.8%减少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