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编译:缅甸政变一周年 国际需斡旋乱局
中评社香港1月28日电(记者 乐国平编译)印尼建国大学学者Dinna Prapto Raharja等人于1月24日在《曼谷邮报》网站上发文,表示缅甸自去年2月军方政变以来,国家几乎陷入内战状态,而东盟作为该地区的主要国际组织,对于缅甸和平与和解所做的努力远远不够。他们呼吁东盟、联合国,以及缅甸周边国家都应该采取行动,切实介入缅甸局势,帮助当地平息动荡。以下是原文编译:
缅甸军事政变一周年即将来临。自去年2月1日以来,该国的社会、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变。残酷的内战蔓延到该国的许多地方,经济陷入困境,联合国警告缅甸一半人口的生活条件可能很快就会跌破贫困线水平。
统一的反对派组织“民族团结政府”(NUG)成立了,而该国的许多民族地方武装组织(EAO)和新成立的反对派民兵组织在各地作战。
缅甸军方组建的“国家行政委员会”(SAC)虽然军事实力占优,但缺乏对国家的有效控制,包括对重要的民用公共行政部门,如卫生、教育和交通运输的控制。在过去十年中与各民族地方武装团体达成的和平协议现在也奄奄一息。
国际社会呼吁军政府与反对派展开对话。按理说,东盟似乎能够在解决缅甸危机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去年4月,各成员国就包括立即停止暴力、组织各方对话、任命东盟特使和人道主义援助等五点共识达成一致。但九个月过去了,东盟在该共识的实施方面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失败的因素如下。
首先,缅甸军方明确表示,除非它能够主导政治进程,否则其对对话不感兴趣。
其次,东盟在缅甸问题上陷入了分裂,在决定缅甸问题特使的人选上争论不休。今年1月初,现任东盟主席、柬埔寨首相洪森对缅甸首都内比都进行访问,表明了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已经变得多么严重。柬埔寨主张东盟接受缅甸军政府,允许其派出政治代表参与东盟会议,但受到了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反对,东盟内部的裂痕已经暴露无遗。
第三,随着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和乌克兰等其他热点危机事件发生,国际社会对缅甸的兴趣开始减弱。
反对派武装的集结进展迅速,到雨季结束时,他们已经活跃在全国大多数地方。这引发了国际担忧,国际社会频繁呼吁缅甸冲突各方坐到谈判桌前,接受停火,但反对派认为这样只会削弱他们的武装斗争。
《外交官》杂志的亚洲版编辑塞巴斯蒂安·斯特兰吉奥(Sebastian Strangio)12月在该刊物中撰文,谈到缅甸危机时指出“和平主义者天真地以为,所有冲突原则上都可以通过对话解决。国际观察者可能不支持反对派的武装斗争,但他们应该理解。”
几个月的时间当中显而易见,东盟并不是唯一失能的机构,联合国也是如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负起责任,他只是不断表达“严重关切”和“深切关切”,但就是不采取行动。他无法、也不愿指示联合国想方法建立一个联合行动框架,为麾下各个机构运作提供保障。这样一个联合框架本是可以提高联合国道德声量的,可悲的是目前连影子都没有。
显然,联合国安理会需要被质问,其对缅甸局势处于瘫痪状态,也没有鼓励秘书长采取行动。但秘书长也可以使用其他手段,例如让联合国大会和人权理事会做决定。绝大多数成员国希望联合国发挥更强大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制定联合国联合行动框架符合这一希望。
这一框架还将支持新任命的联合国缅甸问题特使诺埃琳·海泽(Noeleen Heyzer)的工作。重要的是要明确她的政治使命与联合国在人道主义援助、人权和发展方面的工作有何联系。
就东盟而言,其内部分歧能否得到解决还有待观察。原定于1月举行的外长会议被推迟,可能表明柬埔寨愿意重新考虑其对缅甸军方的态度。柬埔寨打破僵局的努力不应被忽视,但时间也很紧迫。未能落实东盟的五点共识,不仅会使缅甸陷入更深的孤立,而且还会破坏东盟的凝聚力。
目前的情况需要国际社会中更多的成员采取行动。缅甸位于东盟的边缘地带,在其五个邻国中,只有两个是东盟成员国(泰国和老挝),他们肩负着接触缅甸的重担,同时也肩负着采取行动的责任。
他们与中国、孟加拉国和印度共同承担着这样的负担和责任。这些国家和其他已表现出参与意愿的国家,现在应该加紧考虑,如何帮助缅甸实现一个所有各方参与的包容性进程。当然,欲速则不达,需要时间、奉献精神和毅力,才能找到满足缅甸人民愿望的解决方案,缅甸人民正在表达着对于改变现状的要求。
中评社香港1月28日电(记者 乐国平编译)印尼建国大学学者Dinna Prapto Raharja等人于1月24日在《曼谷邮报》网站上发文,表示缅甸自去年2月军方政变以来,国家几乎陷入内战状态,而东盟作为该地区的主要国际组织,对于缅甸和平与和解所做的努力远远不够。他们呼吁东盟、联合国,以及缅甸周边国家都应该采取行动,切实介入缅甸局势,帮助当地平息动荡。以下是原文编译:
缅甸军事政变一周年即将来临。自去年2月1日以来,该国的社会、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变。残酷的内战蔓延到该国的许多地方,经济陷入困境,联合国警告缅甸一半人口的生活条件可能很快就会跌破贫困线水平。
统一的反对派组织“民族团结政府”(NUG)成立了,而该国的许多民族地方武装组织(EAO)和新成立的反对派民兵组织在各地作战。
缅甸军方组建的“国家行政委员会”(SAC)虽然军事实力占优,但缺乏对国家的有效控制,包括对重要的民用公共行政部门,如卫生、教育和交通运输的控制。在过去十年中与各民族地方武装团体达成的和平协议现在也奄奄一息。
国际社会呼吁军政府与反对派展开对话。按理说,东盟似乎能够在解决缅甸危机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去年4月,各成员国就包括立即停止暴力、组织各方对话、任命东盟特使和人道主义援助等五点共识达成一致。但九个月过去了,东盟在该共识的实施方面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失败的因素如下。
首先,缅甸军方明确表示,除非它能够主导政治进程,否则其对对话不感兴趣。
其次,东盟在缅甸问题上陷入了分裂,在决定缅甸问题特使的人选上争论不休。今年1月初,现任东盟主席、柬埔寨首相洪森对缅甸首都内比都进行访问,表明了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已经变得多么严重。柬埔寨主张东盟接受缅甸军政府,允许其派出政治代表参与东盟会议,但受到了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反对,东盟内部的裂痕已经暴露无遗。
第三,随着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和乌克兰等其他热点危机事件发生,国际社会对缅甸的兴趣开始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