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党团曝台湾劳工苦况 轰蔡政府政见全跳票

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今天召开“低薪!工时长!年金破产!蔡政府如何面对 心中最软的劳工?”记者会,出席者右起赖士葆、吴怡玎、李彦秀。(照片:国民党团提供)

  中评社台北5月1日电/今天是五一劳动节,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今天召开记者会为劳工发声。党团指出,蔡英文口中“心中最软的一块”的劳工,只是“最好骗的一块”,只是选举时的筹码。执政7年的蔡政府,当初四大劳工政见无一兑现,不快乐的劳动节劳工,难道还要做民进党政府口中的“低薪功德”吗?

  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今天召开“低薪!工时长!年金破产!蔡政府如何面对心中最软的劳工?”记者会,出席者包括党团副书记长吴怡玎、蓝委赖士葆、台北市议员李彦秀,并于会后发布新闻稿。党团指出,台湾已经位居全球最长工时的第四名,工作时数超过2000小时,台湾劳工超过68%领不到平均薪资,而年轻劳工进入职场后,面对低薪、穷忙,多数人选择回家躺平,台湾经济将面临最严酷的考验。

  党团副书记长吴怡玎表示,台湾劳工真的很可怜,低薪也就算了,还长工时,最后到退休之后劳保年金还不知道在哪里?真不知所谓“心中最软一块”的劳工,是细心呵护?还是吃够够?

  吴怡玎指出,蔡政府执政已经7年,其实可以将很多攸关劳工权益的法案法制化,包括《最低工资法》在内。但民进党只想用发红包的手段,只愿一次次调整、一次次做为大内宣,但只要将《最低工资法》入法,劳工就能获得最好的保障,依据GDP成长、物价波动幅度,为劳工调整基本薪资,但蔡政府不愿做。

  其次在劳保年金改革部分,吴怡玎指出,蔡政府完全没有长远规划,每次以预算编列方式拨补劳保基金,难道劳工还要看“总统”、“行政院长”的脸色、心情,以发红包方式拨补劳保亏损吗?还是劳工只是民进党的选举筹码?

  吴怡玎表示,现在年轻劳工是钱少、事多、没有家,近三年实质性经常薪资都呈现负成长,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半数劳工年薪低于新台币50.6万元,超过68%的劳工领不到平均薪资。去年台湾劳工经常性实质薪资为46,838元,但青年人的薪资只有34,019元,付完房租、生活基本开销后,根本存不到钱,又如何能买房?

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今天召开“低薪!工时长!年金破产!蔡政府如何面对 心中最软的劳工?”记者会,出席者右起赖士葆、吴怡玎、李彦秀。(照片:国民党团提供)

  不到50万余的年薪,得20年不吃不喝,才能存到1千万元,只能在台北买到小小套房,吴怡玎要问蔡政府,所谓三十而立,是要现在年轻人怎么立?不敢结婚、生小孩,或者直接躺平,领低薪、又穷忙,不如直接回家躺平,从此再也回不了职场,国家经济就此衰败。

  国民党团呼吁蔡政府,请严肃看待、支持国民党团送到“立院”的三大劳工法案:《证券交易法》第14条,限制上市柜公司董监事酬劳、《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第36条之2,鼓励中小企业为员工加薪、《公司法》第235条之1,分派员工酬劳,给于当年度企业盈余一定比例,不得低于同业。

  蓝委赖士葆表示,今天是五一劳动节,相信全台劳工大概也快乐不起来,不快乐的因素有二,一是劳动条件的工时过长,二是薪资所得过低。台湾在全球总工时排名第四,又称为“过劳之岛”;2020年台湾人工作时数超过2000小时以上。举例德国,一年工时1300小时,只有台湾的六成。

  蔡政府提出的劳工政见全部跳票,包括了:改善青年低薪、最低工资法立法、基本工资三万元、劳保年金改革。这四项政见与劳工息息相关,面对物价不断上涨,蔡政府不断宣称调整多次基本薪资,但劳工几乎无感。

  赖士葆指出,劳工实质经常性薪资成长率,在2021(全年)为-0.04%、2022(全年)为-0.15%、2023年1月为-0.72%。数字会说话,这些数字代表了这几年在蔡英文主政之下,不断吹嘘外销出口成绩有多好,上市柜公司获利有多好,但是劳工薪资如何呢?

  赖士葆进一步指出,欧盟在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是否有照顾劳工,从企业盈余到底会有多少比例分给劳工来看,台湾不到50%,欧盟为55%。国民党团一个多月前提出《证券交易法》第14条修正案,上市柜公司有盈余,要拨出一定比例分给劳工加薪,幅度由政府制定。结果,“金管会”和民进党“立院”党团说NO,不给过!

  此外,国民党团提出《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第36条之2修正案,鼓励中小企业给员工加薪,将加薪额度的130%租税优惠,提高为200%。结果“财政部”和民进党“立院”党团又说NO,不给过!赖士葆质疑蔡政府,修正案只有税损几亿元,蔡政府说什么都不给过。国民党团再提出《公司法》第235条之1修正案,要求企业分享获利。结果“经济部”和民进党“立院”党团说NO,不给过。

  赖士葆质疑,难道是蔡英文跟王美花部长唱双簧吗?一方面鼓励企业给员工加薪,当国民党团提出相关法案保障劳工加薪的时候,蔡英文底下这些部会首长,还有妳主导的民进党“立院”党团都反对?即便不敢明目张胆喊反对,也会推拖拉说出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由,就是不给过!

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今天召开“低薪!工时长!年金破产!蔡政府如何面对 心中最软的劳工?”记者会,出席者右起赖士葆、吴怡玎、李彦秀。(照片:国民党团提供)

  综观国民党团所提出《证券交易法》第14条、《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第36条之2、《公司法》第235条之1,这三个法律修正案,在“立院”审查蔡政府都不给过,而这些都是为劳工加薪的法案均全案保留,真不知道蔡政府到底要保留什么?

  国民党团提醒蔡英文,妳曾说“劳工是妳心中最软的一块”,要说到做到!妳说要鼓励企业为劳工加薪,当国民党团提出中性、无争议为劳工加薪的法案,妳底下的政府官员和妳主导民进党“立法院”党团为何要反对?蔡英文好话说尽,结果妳的官员和民进党“立委”坏事做尽,难道这才是蔡政府真正的写照?

  台北市议员李彦秀表示,2016年蔡英文刚上任时,“我会和劳工朋友站在一起”经常挂在嘴边,最经典的“劳工是我心中最软的一块”,结果变成为最讽刺的一句话,在蔡英文执政7年以来,四大重要劳工政见全部跳票,原来劳工是蔡英文“心中最好骗的一块”!

  每年五一劳动节当天,劳工站在凯道集会,蔡英文却把自己关在“总统府”里面,耳朵摀起来,假装听不到劳工朋友的吶喊。此外,犹记得赖清德担任“行政院”时,要求月薪不到3万元的照服员,把低薪当做功德;6年过去,全职照服员还在做功德,“劳动部长”许铭春还把劳动就业安定基金,大手笔拿出3千万元办活动,这就是民进党政府的失德,民进党官员的缺德,造成台湾一千万名劳工还在做民进党口中的功德。

  李彦秀指出,蔡英文曾说,要给年青人一个未来,一篇文青式的文章,的确在当时感动了年轻人。然而,7年过去了,当年受感动的年青人,已经背负家中经济负担,面对生活动弹不得,仍旧处于低薪阶段,更多年轻劳工投入非典型就业市场,担任点餐外送员,政府也没有提供任何相关劳工权益保障,这不是给年青人一个更好的“国家”,而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未来!

  更重要的是,蔡政府对于《最低工资法》制定投保的级距,从2016年劳保投保最低工资级距者占19.17%,2021年投保劳保最低工资级距者占23.23%,这也就是说,劳工领取最低薪资的比例人数逐年增加。李彦秀质疑,为何《最低工资法》迟迟未能入制定?许铭春部长对外称,过去7年调整了6次最低薪资,但蔡政府难道不知道,通膨吃掉了调整后的薪资吗?若能将《最低工资法》入法,就能够依法滚动式调整劳工薪资。

  李彦秀指出,当蔡政府要大内宣时,就说台湾经济发展是20年最好的时刻,但要提到为劳工加薪时,却又说大环境不佳,要劳工们共体时艰,这难道不是把劳工当最“最好骗的一块”?蔡政府无心、无能、无感,台湾劳工面对现状,能不愤怒吗?

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今天召开“低薪!工时长!年金破产!蔡政府如何面对 心中最软的劳工?”记者会,出席者右起赖士葆、吴怡玎、李彦秀。(照片:国民党团提供)

  中评社台北5月1日电/今天是五一劳动节,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今天召开记者会为劳工发声。党团指出,蔡英文口中“心中最软的一块”的劳工,只是“最好骗的一块”,只是选举时的筹码。执政7年的蔡政府,当初四大劳工政见无一兑现,不快乐的劳动节劳工,难道还要做民进党政府口中的“低薪功德”吗?

  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今天召开“低薪!工时长!年金破产!蔡政府如何面对心中最软的劳工?”记者会,出席者包括党团副书记长吴怡玎、蓝委赖士葆、台北市议员李彦秀,并于会后发布新闻稿。党团指出,台湾已经位居全球最长工时的第四名,工作时数超过2000小时,台湾劳工超过68%领不到平均薪资,而年轻劳工进入职场后,面对低薪、穷忙,多数人选择回家躺平,台湾经济将面临最严酷的考验。

  党团副书记长吴怡玎表示,台湾劳工真的很可怜,低薪也就算了,还长工时,最后到退休之后劳保年金还不知道在哪里?真不知所谓“心中最软一块”的劳工,是细心呵护?还是吃够够?

  吴怡玎指出,蔡政府执政已经7年,其实可以将很多攸关劳工权益的法案法制化,包括《最低工资法》在内。但民进党只想用发红包的手段,只愿一次次调整、一次次做为大内宣,但只要将《最低工资法》入法,劳工就能获得最好的保障,依据GDP成长、物价波动幅度,为劳工调整基本薪资,但蔡政府不愿做。

  其次在劳保年金改革部分,吴怡玎指出,蔡政府完全没有长远规划,每次以预算编列方式拨补劳保基金,难道劳工还要看“总统”、“行政院长”的脸色、心情,以发红包方式拨补劳保亏损吗?还是劳工只是民进党的选举筹码?

  吴怡玎表示,现在年轻劳工是钱少、事多、没有家,近三年实质性经常薪资都呈现负成长,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半数劳工年薪低于新台币50.6万元,超过68%的劳工领不到平均薪资。去年台湾劳工经常性实质薪资为46,838元,但青年人的薪资只有34,019元,付完房租、生活基本开销后,根本存不到钱,又如何能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