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北京冬奥会有哪些绿色亮点?
中评社北京1月27日电(记者 海涵)北京冬奥会已准备就绪,开幕在即。“绿色、共享、开放、廉洁”是本届冬奥会的办奥理念,其中,为首的“绿色”更是此次冬奥会的一大特点。
近期,有一些西方媒体炒作质疑说“北京冬奥会不符合绿色标准”,宣称“很难核实北京冬奥会所作下的绿色承诺”。对此,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日前回应说,北京冬奥会遵循的是国际奥委会的标准,是联合国的可持续标准。北京冬奥会是第一届从申办、筹办、举办全过程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奥运会,也是积极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奥运会。
“绿色办奥”理念在整个筹办过程中贯彻得怎么样、“绿色冬奥”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备受瞩目。据笔者观察,北京冬奥会的“绿色”大致有以下几个亮点:
第一,赛区的生态化。众所周知,本届冬奥会的雪上项目主要分布在山区。如何兼顾赛区建设和生态环境?对此,北京冬奥会主要采取措施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第一,规划设计前进行了植物本底调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从避让、减缓、重建、补偿等方面确定了保护措施;第二,通过就地、近地、迁地措施保护赛区植物,通过设置动物通道、布设人工鸟巢、规范施工行为等多种措施降低对赛区动物的影响,并同步开展生态修复;第三,多种途径收集、储存和回收利用雨水和融雪水,高效利用水资源。通过以上种种措施,赛区的青山绿水得到守护,“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目标也得以实现。
第二,场馆的可持续性。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本届北京冬奥会,从申办到筹办、到举办的过程中,都在努力破解这个难题。据悉,北京冬奥会使用了6个2008年的奥运场馆,比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将举办冬奥会的开闭幕式,国家游泳中心,也就是原来是“水立方”现在变成了“冰立方”,五棵松体育中心,也就是原来的“篮球馆”将变成“冰球馆”。此外,一些新建的冬奥场馆全部都制定了赛后利用计划,并且在规划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问题。这些场馆在赛后不仅可以积极申办、举办高水平赛事,还能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甚至可以实现四季运营。
在笔者看来,绿色是本届冬奥会最鲜明的底色,也是中国向世界许下的重要诺言。从申奥到办奥,北京冬奥会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绿色办奥的理念贯彻于申办奥运到举办奥运的全过程之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过程,是中国向世界兑现承诺,践行绿色发展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北京冬奥会于微末细节处也花费了诸多巧思。比如,近来赢得一众好评的冬奥纪念品——“手握前程 · 北京冬奥会碎钞冰壶摆件”,它是由880张百元大钞打造而成,这些百元大钞都是在印制人民币过程中所淘汰的不合格品。这一巧思使得人民币的边角料也能再次发挥价值,体现了北京冬奥会“绿色冬奥”的环保理念。再比如,冬奥会的火种灯的创意源自于“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长信宫灯出土于本届冬奥会赛区之一的河北,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宫灯,它不仅造型轻巧华丽,还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妙设计,宫女铜像体内中空,燃烧产生的灰尘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沉积体内,不会大量飘散到周围环境中,古人的智慧和环保理念可见一斑。
笔者认为,在绿色理念的指引下,北京冬奥会汇集了众多独特设计,在向世界人民传递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同时,也向世界来宾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向世界各国表达了中国环境保护的大国担当。
中评社北京1月27日电(记者 海涵)北京冬奥会已准备就绪,开幕在即。“绿色、共享、开放、廉洁”是本届冬奥会的办奥理念,其中,为首的“绿色”更是此次冬奥会的一大特点。
近期,有一些西方媒体炒作质疑说“北京冬奥会不符合绿色标准”,宣称“很难核实北京冬奥会所作下的绿色承诺”。对此,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日前回应说,北京冬奥会遵循的是国际奥委会的标准,是联合国的可持续标准。北京冬奥会是第一届从申办、筹办、举办全过程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奥运会,也是积极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奥运会。
“绿色办奥”理念在整个筹办过程中贯彻得怎么样、“绿色冬奥”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备受瞩目。据笔者观察,北京冬奥会的“绿色”大致有以下几个亮点:
第一,赛区的生态化。众所周知,本届冬奥会的雪上项目主要分布在山区。如何兼顾赛区建设和生态环境?对此,北京冬奥会主要采取措施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第一,规划设计前进行了植物本底调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从避让、减缓、重建、补偿等方面确定了保护措施;第二,通过就地、近地、迁地措施保护赛区植物,通过设置动物通道、布设人工鸟巢、规范施工行为等多种措施降低对赛区动物的影响,并同步开展生态修复;第三,多种途径收集、储存和回收利用雨水和融雪水,高效利用水资源。通过以上种种措施,赛区的青山绿水得到守护,“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目标也得以实现。
第二,场馆的可持续性。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本届北京冬奥会,从申办到筹办、到举办的过程中,都在努力破解这个难题。据悉,北京冬奥会使用了6个2008年的奥运场馆,比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将举办冬奥会的开闭幕式,国家游泳中心,也就是原来是“水立方”现在变成了“冰立方”,五棵松体育中心,也就是原来的“篮球馆”将变成“冰球馆”。此外,一些新建的冬奥场馆全部都制定了赛后利用计划,并且在规划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问题。这些场馆在赛后不仅可以积极申办、举办高水平赛事,还能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甚至可以实现四季运营。